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是什么

一、疲劳乏力

再生障碍性贫血前兆中较为常见的是疲劳乏力,因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机体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出现,儿童表现为活动耐力较同龄人明显下降,玩耍后易困倦;成人则日常活动(如快走、爬楼梯)后迅速感到疲惫,且休息后难以缓解。

二、面色苍白

由于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患者皮肤、黏膜会呈现苍白状态。这是因为血红蛋白是携带氧气的重要蛋白,其减少使得面色失去红润。性别差异不显著,儿童面色苍白可能被家长发现皮肤色泽较浅,成人则可观察到面色、甲床等部位发白。

三、出血倾向

血小板减少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特征之一,前期可能出现出血前兆。常见表现为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多因微小血管破裂所致;鼻腔、牙龈易出血,且较难止住;儿童在磕碰后更易出现皮肤瘀斑,这与儿童活动相对较多、皮肤较娇嫩有关。

四、反复感染

白细胞减少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出现反复感染。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易受病原体侵袭,表现为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如频繁咳嗽、发热等;成人也会出现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等情况,且感染后恢复时间较长。

五、头晕、心悸

贫血导致组织器官缺氧,可引发头晕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出现,儿童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成人则自觉头部昏沉。同时,机体为代偿缺氧状态,心脏会加快搏动,从而出现心悸,成人可能更明显感知到心跳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