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与盲肠炎的区别是什么

一、解剖结构差异

阑尾是从盲肠起始部向外延伸的细管状器官,长约5~10厘米,直径0.5~0.7厘米;而盲肠是大肠起始部,位于右髂窝,下端为盲端,左侧与回肠末端相连,临床中“盲肠炎”并非规范医学术语,通常所指相关炎症多与阑尾病变关联更紧密。

二、病因区别

阑尾炎主要因阑尾管腔阻塞(如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堵塞等)继发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厌氧菌等;所谓“盲肠炎”无特定独立病因,多与盲肠本身受感染、梗阻等因素相关,但临床实践中聚焦于阑尾管腔病变引发的炎症。

三、症状表现差异

阑尾炎: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初始多为脐周或上腹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可伴恶心、呕吐、发热等,体格检查可见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

“盲肠炎”相关表现:无规范独立症状体系,多因非特异性盲肠炎症呈现不典型腹痛,需结合其他检查排除阑尾等其他部位病变后综合判断。

四、诊断方法

阑尾炎:依靠体格检查(右下腹麦氏点体征)、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腹部超声或CT等辅助检查明确,超声可发现肿大阑尾或脓肿,CT能精准显示阑尾形态及周围组织情况。

“盲肠炎”诊断:无特异性诊断标准,主要通过排除阑尾炎、回盲部肿瘤等疾病,结合盲肠部位影像学(如结肠镜、腹部CT)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定。

五、治疗原则

阑尾炎:确诊后多需手术治疗(如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部分单纯性阑尾炎早期可在严格指征下尝试抗感染保守治疗,但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儿童阑尾炎症状不典型易延误,需高度警惕;老年人阑尾炎反应轻,需尽早评估手术;妊娠期阑尾炎需兼顾胎儿安全,优先选择安全的手术方式。

“盲肠炎”处理:依据具体病因施治,若由感染引发则针对性抗感染,若为梗阻等因素则解除梗阻,总体遵循原发病因导向的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