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阑尾管腔阻塞
1.淋巴组织过度增生:这是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病因,阑尾黏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当机体受到感染等刺激时,淋巴滤泡会明显增生,进而阻塞阑尾管腔。例如,上呼吸道感染等引发的免疫反应可促使阑尾淋巴组织增生,导致管腔堵塞,细菌在此繁殖引发炎症。
2.粪石堵塞:多见于成年人,阑尾腔细长,粪石(由粪便、结石等物质形成的固体块状物)容易滞留其中,造成管腔阻塞。当粪石长期压迫阑尾黏膜时,会引起黏膜损伤,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从而引发急性炎症。
二、细菌感染
阑尾管腔阻塞后,细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等)在阻塞的管腔内大量繁殖,细菌产生的毒素会损伤阑尾黏膜上皮,使其屏障功能受损,细菌进而侵入阑尾肌层,引发感染。例如,大肠杆菌、厌氧菌等可通过受损的黏膜进入阑尾组织,导致炎症反应加剧,逐步发展为急性阑尾炎。
三、其他相关因素
1.胃肠道疾病影响:如肠炎、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疾病可引起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影响阑尾的正常蠕动和排空,增加阑尾管腔阻塞的风险,进而诱发急性阑尾炎。
2.遗传因素:部分研究提示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使个体相对更容易发生阑尾管腔阻塞及后续的炎症反应。
3.年龄因素:儿童因淋巴组织丰富,更易出现淋巴滤泡增生导致管腔阻塞;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等原因,粪石堵塞的概率相对较高;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差异使得各自有不同的阻塞相关风险因素。
4.生活方式: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的人群,粪便成分易形成粪石,增加了粪石堵塞阑尾管腔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急性阑尾炎的发病风险。
5.病史因素:有阑尾相关疾病史(如既往有阑尾炎症发作史等)的患者,阑尾局部解剖结构或功能可能已存在一定改变,再次发生管腔阻塞及感染的概率较无病史人群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