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半检查是什么意思

一、两对半检查的定义

两对半检查全称为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检查,是用于检测人体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及感染状态、机体免疫状态的血清学检查项目。

二、具体指标及意义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外壳蛋白,若检测呈阳性,提示机体已感染乙肝病毒,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

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是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可能是接种乙肝疫苗成功或既往感染后康复产生了免疫力。

3.乙肝e抗原(HBeAg):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程度,阳性通常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4.乙肝e抗体(抗HBe):多在HBeAg转阴后出现,阳性一般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但并非完全无传染性,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5.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只要感染过乙肝病毒,无论病毒是否被清除,此抗体通常都会呈阳性,它又分为抗HBcIgM和抗HBcIgG,抗HBcIgM阳性常提示乙肝病毒处于复制活跃期,抗HBcIgG阳性多提示既往感染。

三、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

新生儿:乙肝母婴传播是重要传播途径,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同时检测两对半以明确是否已感染乙肝病毒或是否需要后续干预。

有乙肝家族史人群:这类人群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相对较高,应定期进行两对半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乙肝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有高危行为人群:如有不洁注射史、多个性伴侣等高危行为的人群,需通过两对半检查排查乙肝感染状况,因为这些行为增加了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