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解释
(一)咽部疾病
1.慢性咽炎
-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是长期吸烟、用嗓过度的人群更易患。例如长期从事教师、歌手等职业的人群,由于咽部长期受到刺激,慢性咽炎的患病率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会使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刺激咽部黏膜,引起黏膜慢性炎症;过度用嗓会导致咽部肌肉疲劳,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慢性咽炎,出现喉咙异物感等症状。
-病史: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的患者,咽部黏膜反复受到炎症损伤,容易转为慢性咽炎,持续存在异物感。其病理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等。
2.扁桃体结石
-年龄:多见于青少年及成年人。青少年时期扁桃体仍处于发育阶段,容易有食物残渣等残留,成年人如果口腔卫生不佳也易形成扁桃体结石。
-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不良是重要因素,不经常刷牙、漱口,食物残渣易在扁桃体隐窝内堆积,逐渐钙化形成结石,刺激咽部产生异物感。
-病史:既往有扁桃体反复炎症的患者,扁桃体隐窝口因炎症变得狭窄,更易导致结石形成。扁桃体结石是由于扁桃体隐窝内的钙、镁等无机盐沉积形成的小硬块。
3.咽部肿瘤
-年龄: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不同肿瘤有一定好发年龄。例如下咽癌多见于50-70岁的人群。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吸烟、饮酒是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酒精等物质会损伤咽部黏膜,诱发肿瘤。
-病史:有头颈部肿瘤家族史的人群,患咽部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肿瘤生长会占据咽部空间,导致喉咙异物感,且可能伴有吞咽困难、痰中带血等症状。
(二)喉部疾病
1.喉咽反流
-年龄: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肥胖人群相对更易发生。
-生活方式:肥胖者腹腔压力较高,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饮食过饱、进食后立即平卧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喉咽反流的发生风险。
-病史: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患者,胃内容物反流至喉咽部,刺激喉部黏膜,引起异物感等不适。喉咽反流是胃酸及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损伤咽喉黏膜所致。
2.会厌囊肿
-年龄:成年人多见。会厌部位的黏膜腺管阻塞,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随着囊肿增大,可出现喉咙异物感。
-生活方式:一般与生活方式关系不直接,但如果有喉部外伤等情况可能诱发。
-病史:既往有喉部炎症等病史可能增加会厌囊肿的发生风险。会厌囊肿是会厌部黏膜下的囊性肿物。
(三)全身性疾病
1.缺铁性贫血
-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尤其多见于女性,尤其是月经量过多的育龄女性。
-生活方式:饮食中缺铁,如长期素食、节食减肥等,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女性月经量过多会丢失大量铁元素,若未及时补充,也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病史:有慢性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会导致铁的丢失,进而引发缺铁性贫血,出现喉咙异物感等表现。缺铁会影响咽部黏膜的营养供应,导致黏膜功能异常,产生异物感。
2.甲状腺疾病
-年龄: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如甲状腺肿多见于青少年,而甲状腺癌多见于中年女性。
-生活方式: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环境中会增加甲状腺疾病的发生风险,例如生活在核辐射污染地区的人群。
-病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患有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容易并发其他甲状腺相关问题。甲状腺肿大时可能会压迫咽部,引起异物感;甲状腺癌生长到一定程度也会侵犯周围组织,导致喉咙异物感。
二、相关检查及注意事项
(一)检查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首先进行咽部视诊,观察咽部黏膜是否充血、有无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有无结石、肿物等情况。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颈部触诊:检查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甲状腺有无肿大等情况。
2.喉镜检查
-间接喉镜:可以初步观察喉部及喉咽的情况,但对于儿童可能配合度较差。
-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能更清晰地观察咽部、喉部的细微病变,如可以发现早期的咽部肿瘤、喉部囊肿等。在检查前要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儿童检查前可能需要适当安抚,使其配合检查。检查后要注意让患者避免立即进食过热食物,防止咽部黏膜损伤。
3.胃镜检查
-对于怀疑喉咽反流的患者,胃镜检查可以观察食管及胃内情况,明确有无胃食管反流等病变。检查前需要空腹,儿童检查前要注意禁食时间符合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一般学龄前儿童禁食4-6小时,学龄儿童禁食6-8小时等。
4.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以了解有无贫血、感染等情况。对于怀疑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还需要检查血清铁、铁蛋白等指标。女性患者要注意结合月经史等情况综合分析血常规结果。
-甲状腺功能检查:对于怀疑甲状腺疾病导致喉咙异物感的患者,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等,如T3、T4、TSH等,以明确甲状腺功能状态。
(二)不同人群检查注意要点
1.儿童
-儿童在进行喉镜、胃镜等检查时,由于配合度差,需要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安抚和协助。例如在进行纤维喉镜检查时,要固定好儿童头部,避免检查过程中儿童乱动导致损伤。同时,检查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吞咽情况,防止出现并发症。
2.女性
-育龄女性进行相关检查时要考虑妊娠可能,如进行X线相关检查(如果有必要)要告知医生妊娠情况。在进行血液检查时,要结合月经史等情况综合分析结果,如缺铁性贫血在女性中因月经失血等原因更常见。
3.老年人
-老年人进行检查时要注意其心肺功能等基础情况。例如进行胃镜检查时,要评估老年人的心脏功能,防止检查过程中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在体格检查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老年人不适。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非药物干预
1.改善生活方式
-对于慢性咽炎患者,要戒烟限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咽部黏膜的刺激,加重异物感。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菠菜等,补充维生素,有助于咽部黏膜的修复。
-保持口腔卫生,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使用合适的牙膏和漱口水。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儿童专用的软毛牙刷和适合儿童的漱口水。
-对于喉咽反流患者,要避免睡前2-3小时进食,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减少夜间胃内容物反流。肥胖者要适当减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一般建议每周减重0.5-1kg,以减轻腹腔压力,减少反流发生。
2.针对不同病因的特殊干预
-对于扁桃体结石患者,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医生用棉签等工具取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扁桃体结石取出术。儿童患者进行扁桃体结石处理时要更加谨慎,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尽量减少对儿童咽部的刺激。
-对于咽部肿瘤患者,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放疗、化疗等。但非药物干预主要是在治疗前后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例如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以更好地耐受后续的抗肿瘤治疗。
(二)特殊人群的特殊应对
1.儿童
-儿童感觉喉咙有异物时,家长要首先观察儿童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呼吸困难、发热等。如果儿童出现呼吸困难,要立即就医。对于儿童慢性咽炎的非药物干预,家长要监督儿童正确刷牙,避免给儿童食用过硬、过烫、辛辣的食物。如果怀疑儿童有扁桃体结石等问题,要及时带儿童到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避免自行盲目处理导致儿童咽部损伤。
2.老年人
-老年人感觉喉咙异物时,要注意观察有无吞咽困难加重、体重下降等情况。如果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注意与基础疾病的治疗相互协调。例如喉咽反流的老年人,在控制饮食等非药物干预时,要考虑到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限制等情况,合理安排饮食。对于老年人的咽部检查,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尽量减少对老年人身体的负担。
总之,感觉喉咙里一直有异物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应对时需要考虑各自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