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传染新冠肺炎的前兆是什么

一、常见前兆表现

(一)呼吸系统相关前兆

1.轻微咳嗽:部分被传染新冠肺炎的人群早期可能出现偶尔的轻微咳嗽,这是因为病毒开始侵袭呼吸道,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一般咳嗽程度较轻,可能不伴有咳痰等其他明显症状,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儿童可能表现为无痰的干咳,成人也可能是类似情况。

2.咽喉不适:会有咽喉干痒、疼痛等感觉,这是病毒对咽喉部黏膜产生刺激的结果。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可能表述不清,仅表现为频繁清嗓等行为;成年人则可能明确诉说咽喉部位的不适感觉。

(二)全身症状相关前兆

1.发热:多数人会出现发热情况,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波动较大;成年人发热一般可从低热(体温37.3-38℃)到中热(体温38.1-39℃)不等,但也有部分人可能起始就是高热(体温≥39℃)。发热是身体免疫系统针对病毒入侵的一种应激反应。

2.乏力:感到全身疲倦、没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会感觉身体沉重,不想进行日常活动,儿童可能表现为比平时更爱哭闹、不愿玩耍等情况。

(三)其他可能前兆

1.嗅觉或味觉减退:部分被传染者会出现嗅觉减退甚至丧失,或者味觉减退,无法正常感知食物的味道。这种情况在不同年龄段都有发生,儿童可能表现为对喜欢的食物兴趣降低,因为味觉改变影响了进食的欲望;成年人则可能明显感觉到吃东西时味道不如以往。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及应对考虑

(一)儿童人群

儿童被传染新冠肺炎时前兆可能不太典型,除了上述提到的发热、咳嗽、乏力等表现外,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较为明显的情况。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整体状态变化,如发现儿童持续哭闹不安、长时间睡眠增多或减少等异常情况,都要警惕新冠肺炎感染的可能。并且儿童的体温变化相对更快,需要更频繁地监测体温,一旦发现异常发热等情况,要及时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帮助散热,但要注意避免儿童着凉。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被传染新冠肺炎时前兆可能也有其特点,除了常见的呼吸系统和全身症状外,更容易出现基础疾病加重的情况。比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较前加重;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呼吸困难较前明显等情况。这是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毒感染后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可能更易引发基础疾病的波动。所以对于老年人群,一旦出现上述相关前兆表现,要更加及时地就医,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变化情况。

(三)有基础病史人群

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史的人群被传染新冠肺炎时,前兆可能会被基础疾病的症状所掩盖或相互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本身就有乏力、口渴等表现,感染新冠后这些症状可能会加重或不易区分;高血压患者感染新冠后发热等情况可能导致血压波动更大。这类人群需要更加严格地监测自身基础疾病相关指标,如血糖、血压等,同时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相关的前兆表现,一旦出现异常,要兼顾基础疾病和新冠感染的情况及时就医,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基础病史,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进行合理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