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病原体方面

普通感冒主要由鼻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如常见的冠状病毒中的某些普通型冠状病毒也可导致普通感冒,但与新冠病毒不同。新冠病毒是新型的冠状病毒,即SARS-CoV-2。

症状表现方面

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较轻,主要以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部分人可能有低热或无发热,病程通常在1周左右可自行缓解。例如,由鼻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的局部炎症,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乏力、肌肉酸痛等较严重的全身症状。

新冠肺炎:症状多样,多数患者有发热,多为中低热,部分患者为高热,还可伴有干咳、乏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例如,一些新冠肺炎重型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需要通过氧疗等措施维持呼吸功能。

影像学表现方面

普通感冒:胸部影像学通常无异常表现。因为普通感冒主要是上呼吸道的炎症,病变局限在鼻腔、咽喉等部位,不会累及肺部,所以胸部X光或CT检查看不到肺部有异常阴影。

新冠肺炎:在胸部影像学上早期可表现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例如,通过胸部CT检查可以发现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有典型的磨玻璃影等改变,这是与普通感冒在影像学上的重要区别之一。

传染性方面

普通感冒:传染性相对较弱,主要在密切接触时传播,传播范围相对局限。

新冠肺炎:传染性较强,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疾病,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个家庭内成员容易相继感染,传播速度较快。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普通感冒一般症状相对较轻,经过适当护理多可恢复。而儿童感染新冠肺炎后,部分可能症状不典型,如可能仅表现为精神差、呼吸急促等,需要密切观察。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感染新冠肺炎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所以对于儿童新冠肺炎患者需要更加谨慎地监测和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普通感冒一般经过对症处理可缓解,但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如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所以老年人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新冠肺炎都需要重视,尤其是新冠肺炎,要加强防护和早期监测。

有基础疾病人群:本身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普通感冒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的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喘息明显等情况。而这类人群感染新冠肺炎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也较高,病情可能更复杂,需要在感冒或感染新冠肺炎时更加积极地进行相关的监测和治疗,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应对新冠肺炎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