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有哪些症状

一、认知功能障碍表现

1.记忆力减退:早期多为近事记忆下降,如忘记刚发生的事情、刚放置的物品位置等,随着病情发展,远事记忆也会受累,严重时可能无法回忆起以往重要的经历、人物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计算力下降,比如难以准确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以及定向力障碍,包括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困难,如不知道现在是何年何月何日、身处何地、不认识身边亲近的人等。年龄较大的人群脑萎缩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更易被察觉,而有神经系统疾病基础病史的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可能进展相对更快。

2.学习与理解能力下降:患者在学习新事物、理解抽象概念等方面变得困难,例如难以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对复杂的指令理解出现障碍等。二、运动功能异常表现

1.步态不稳:行走时步伐变小、缓慢,走路呈慌张步态或蹒跚步态,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这是因为脑萎缩影响了控制平衡和协调运动的神经结构,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本身相对较弱,步态不稳相关症状可能更易导致跌倒风险增加,有脑血管病史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因原有病变加重脑萎缩而使步态不稳情况更明显。

2.肢体震颤与肌张力改变: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不自主的震颤,如手部震颤等,同时可能伴有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不灵活,这种运动功能异常在一些有遗传因素导致脑萎缩的患者中可能有特定的表现形式,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出现运动功能异常的具体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及脑萎缩累及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三、精神行为改变表现

1.性格改变:原本性格开朗的人可能变得孤僻、冷漠,原本温和的人变得暴躁、易激惹,这与脑萎缩影响了大脑中负责情绪和性格调节的区域有关,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整体功能衰退,性格改变可能更易被周围人关注到,有精神疾病既往史的患者出现性格改变时需警惕脑萎缩相关因素的影响。

2.情绪障碍: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较为常见,患者可能长期处于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或莫名紧张、担忧等状态,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如凭空看到不存在的物体、坚信自己被某些人迫害等,这些精神行为改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性别患者在精神行为改变上可能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个体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能会对情绪等产生一定调节作用。四、其他症状表现

1.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语速减慢、表达困难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失语症,无法正常用语言进行交流,这是因为脑萎缩累及了语言中枢相关区域,对于儿童患者出现脑萎缩导致的语言障碍需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干预,因为儿童处于语言发育关键期,脑萎缩对语言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严重且需尽早采取康复等措施。

2.大小便失禁:随着脑萎缩病情进展到较严重阶段,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情况,这是由于脑萎缩影响了控制大小便排泄的神经调控功能,老年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时需加强护理,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同时关注其基础健康状况对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