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单纯肛瘘切除过程

一、低位单纯肛瘘切除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肛瘘发病时间、症状演变、既往治疗情况等。同时,评估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血糖、血压等指标;男性患者可能因工作原因久坐、饮酒等,需在术前进行健康宣教;女性患者则需注意避开月经期。此外,生活方式中若存在长期便秘或腹泻等情况,需先进行调整。

2.检查项目:进行肛门指诊,可了解瘘管走行、内口位置等。还需做肛门超声,更清晰地显示肛瘘的形态、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实验室检查方面,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凝血功能检查可评估术中出血风险。

二、低位单纯肛瘘切除手术过程

1.麻醉方式选择: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选择合适麻醉。对于耐受性较好的成年患者,可选择局部麻醉;若患者疼痛耐受差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也可考虑椎管内麻醉。

2.手术操作:患者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找到肛瘘外口,用探针从外口插入,沿瘘管轻柔探查,寻找内口并穿出。若瘘管较清晰,可直接将瘘管完整切除;若瘘管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需仔细分离。切除瘘管后,修剪创缘,使其引流通畅,呈底小口大的“V”形创面。术中要仔细止血,避免术后出血。

三、低位单纯肛瘘切除术后处理

1.伤口护理:术后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塞创面,起到压迫止血和引流作用。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避免粪便等污染。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2.药物治疗:可使用高锰酸钾坐浴,起到清洁、消毒创面作用。还可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预防感染。疼痛明显者,可适当使用布洛芬等止痛药物。

3.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术后应保持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止便秘或腹泻对伤口造成不良影响。同时,避免久坐,适当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伤口愈合。

四、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心肺功能。在药物使用上,要注意药物副作用,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鸡蛋、牛奶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2.儿童:儿童肛瘘相对少见,若需手术,手术操作应更加轻柔。术后护理要符合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因疼痛等因素导致患儿不配合。在药物使用上,要严格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种类,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家长要注意帮助患儿保持肛周清洁,可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其对换药等操作的恐惧。

3.孕妇:孕期发生肛瘘一般不建议手术,除非病情严重。若必须手术,手术操作要谨慎,避免刺激子宫引起宫缩。术后药物使用要严格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药物。孕妇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腹压影响肛瘘伤口及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