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骨骨刺
1.成因:长期的行走、站立等导致跟骨骨质增生形成骨刺,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中老年人较为常见,与年龄增长导致的骨骼退变有关,长期不合理的运动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
2.特点:晨起时疼痛较为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过度行走后疼痛又会加重,压痛部位通常在跟骨的跖面中点或偏内处。
二、足底筋膜炎
1.成因:足底筋膜受到反复的拉伸损伤,比如长时间跑步、久站等,使得足底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爱运动的人群以及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易患,与运动强度过大、站立时间过长等生活方式相关。
2.特点:疼痛多在足跟的内侧,晨起下床第一步时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会有所减轻,但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疼痛又会复发,按压足底筋膜起点处有明显压痛。
三、跟腱炎
1.成因:跟腱频繁地受到牵拉,如剧烈运动时的突然起跑、起跳等,导致跟腱发生炎症。运动员、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高发,与运动中的不当动作等生活方式有关。
2.特点:跟腱部位疼痛、肿胀,活动跟腱时疼痛加剧,尤其在踮脚或跑步等动作时,可摸到跟腱增粗、压痛明显。
四、跟骨滑囊炎
1.成因:跟骨周围的滑囊受到摩擦、挤压等刺激,引发炎症,比如鞋子不合适长期摩擦跟骨部位的滑囊。长期穿不合脚鞋子的人群易出现,与鞋子的不合适导致局部摩擦等生活方式相关。
2.特点:跟骨后方或下方出现肿胀、疼痛,按压滑囊部位有疼痛,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重,局部皮肤可能会有轻度红肿。
五、跟骨骨折
1.成因:多因高处坠落、重物砸压等外伤导致跟骨骨折。有明确外伤史的人群易患,如从事建筑工作等容易发生外伤的职业人群。
2.特点:跟骨部位剧烈疼痛、肿胀、淤血,行走困难,局部有明显的压痛、畸形等表现,通过X线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六、内科疾病引发
1.成因:某些内科疾病也可能导致后脚跟疼,如痛风,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尿酸盐沉积在跟骨周围关节引发炎症;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跟骨相关关节导致疼痛。痛风患者多有高嘌呤饮食等生活方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自身免疫紊乱的病史等。
2.特点:痛风引起的疼痛通常较为突然,疼痛剧烈,局部红肿明显,血尿酸水平升高;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多为对称性,伴有关节僵硬等表现,类风湿因子等相关指标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