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结石
形成原因:扁桃体结石主要是由于扁桃体隐窝长期阻塞,导致分泌物引流不畅,钙、镁等无机盐沉积形成结石。隐窝是扁桃体表面的小凹陷,食物残渣、细菌、死细胞等容易积聚在隐窝内,逐渐形成结石。例如,有研究发现,扁桃体隐窝的结构特点使得其成为容易滞留物质的部位,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加重这种情况,促进结石形成。
外观表现:通常为白色颗粒状,大小不一,小的如沙粒,大的可能如豌豆。
可能伴随症状:可能会有咽部异物感、口臭等症状。因为结石上的细菌分解有机物会产生异味,导致口臭;而结石的存在可能会让患者感觉咽部有东西卡住。
化脓性扁桃体炎
成因: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凉、过度劳累等,细菌容易侵入扁桃体导致炎症。炎症会使扁桃体隐窝内出现脓性分泌物,表现为白色颗粒状物质。
症状特点:除了咽部有白色颗粒状东西外,还可能有咽痛、发热、扁桃体肿大等症状。发热程度可因感染严重程度而异,有的患者体温可高达39℃以上,咽痛明显,吞咽时疼痛加剧。
真菌感染
发生情况:在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容易发生。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卧床的患者等,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口腔内的真菌容易滋生,累及扁桃体时可能出现白色颗粒状的真菌斑片。
相关表现:咽部的白色颗粒状物质可能伴有咽部干燥、瘙痒等不适症状,真菌涂片或培养可发现致病真菌。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发生上述情况。如果发现喉咙里面有白色颗粒状的东西,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检查,明确原因后进行相应处理。比如如果是扁桃体结石,对于较小的结石可能通过漱口等方法尝试清除,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医生进行取出;如果是化脓性扁桃体炎,需要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等治疗;如果是真菌感染,则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等治疗。同时,无论何种情况,都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以减少相关情况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