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部本身疾病引起的眼眶疼
(一)青光眼
1.发病机制: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升高,导致视神经受损而引起眼部及眼眶周围疼痛。眼内压升高会压迫眼球内的神经组织,引发疼痛,同时可能伴有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有家族史的人群、近视度数较高的人群等属于高危人群。例如,一些有青光眼家族遗传倾向的人,比没有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更高。
3.病史影响:有眼部疾病史尤其是曾有过眼压异常情况的人,更容易出现青光眼相关的眼眶疼。
(二)角膜炎
1.发病机制:角膜炎是角膜受到感染、外伤等因素刺激,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可能波及眼眶周围组织导致疼痛。角膜上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炎症刺激会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眼眶疼痛,还常伴有眼睛红肿、畏光、流泪等症状。
2.人群特点: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相对更容易患角膜炎,因为隐形眼镜可能会影响角膜的正常代谢和防御功能。青少年由于用眼卫生习惯等问题也可能成为高发人群。
3.病史影响:有眼部外伤史或长期眼部感染病史的人,角膜炎复发风险高,更易出现眼眶疼。
(三)葡萄膜炎
1.发病机制:葡萄膜炎是葡萄膜组织发生炎症,炎症可扩散至眼眶周围,引起眼眶疼痛。葡萄膜富含血管和神经,炎症刺激会导致疼痛,同时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等症状。
2.人群特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等,发生葡萄膜炎的几率较高,这类人群眼眶疼的风险也相应增加。青壮年是葡萄膜炎的常见发病人群。
3.病史影响: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葡萄膜炎复发可能性大,容易出现眼眶疼。
二、眼眶周围组织病变引起的眼眶疼
(一)眼眶蜂窝织炎
1.发病机制:眼眶蜂窝织炎是眼眶周围软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炎症,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组织红肿、炎症反应,引起眼眶疼痛。炎症会使眼眶周围组织肿胀,压迫周围神经,从而产生疼痛,常伴有发热、眼睑红肿等症状。
2.人群特点:儿童相对更容易发生眼眶蜂窝织炎,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眼部皮肤等组织较薄弱,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免疫力低下,也易患眼眶蜂窝织炎进而出现眼眶疼。
3.病史影响: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人,发生眼眶蜂窝织炎的风险高,易出现眼眶疼。
(二)鼻窦炎累及眼眶
1.发病机制:鼻窦与眼眶相邻,鼻窦发生炎症时,炎症可蔓延至眼眶,引起眼眶疼痛。例如,上颌窦炎、筛窦炎等都可能波及眼眶。鼻窦的炎症刺激周围神经,导致眼眶疼痛,同时伴有鼻塞、流涕、头痛等鼻窦炎症相关症状。
2.人群特点:本身有鼻窦炎病史的人群,尤其是慢性鼻窦炎患者,更容易出现鼻窦炎累及眼眶导致眼眶疼的情况。儿童由于鼻窦发育尚未完善,患鼻窦炎后也较易波及眼眶。
3.病史影响:长期患有鼻窦炎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人,眼眶疼的可能性增加。
三、神经性因素引起的眼眶疼
(一)三叉神经痛
1.发病机制:三叉神经的眼支受到刺激或发生病变时,可引起眼眶周围的疼痛,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呈电击样、针刺样。三叉神经负责面部感觉,眼支分布区域的病变会导致该区域包括眼眶周围的疼痛。
2.人群特点: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三叉神经痛,随着年龄增长,神经容易出现退变等情况,增加发病风险。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3.病史影响:有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的人,三叉神经痛发病风险可能增加,进而出现眼眶疼。
(二)眶上神经痛
1.发病机制:眶上神经受到压迫或炎症刺激,会引起眼眶上方及周围的疼痛。眶上神经走行于眼眶上方,其周围组织的病变如肌肉紧张、炎症等可能刺激眶上神经,导致疼痛,疼痛多为刺痛或胀痛。
2.人群特点:长期用眼过度、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群,眶上神经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例如,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
3.病史影响:有头部外伤史或眼部周围组织炎症史的人,眶上神经痛的可能性增加。
四、其他因素引起的眼眶疼
(一)外伤
1.发病机制:眼部或眼眶周围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时,会引起眼眶疼痛。外伤导致眼眶周围组织损伤、出血等,刺激神经引起疼痛,可能伴有局部肿胀、淤血等表现。
2.人群特点:从事高危职业如建筑工人、运动员等,眼部外伤风险高,容易出现眼眶疼。儿童在玩耍等过程中也较易发生眼部外伤,导致眼眶疼。
3.病史影响:有既往眼部外伤史的人,再次受伤后眼眶疼的程度可能更严重,恢复也相对更慢。
(二)肿瘤
1.发病机制:眼眶内或周围组织的肿瘤生长,会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引起眼眶疼痛。肿瘤的生长占据空间,对周围神经等结构产生压迫,从而导致疼痛,随着肿瘤的增大,疼痛可能逐渐加重,还可能伴有视力下降、眼球突出等症状。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生眼眶肿瘤,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患某些眼眶肿瘤。有家族肿瘤遗传倾向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3.病史影响:有肿瘤家族史的人,患眼眶肿瘤的风险较高,容易出现眼眶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