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轻微偶发呛咳的初步应对
当喝水呛了只是轻微一直咳时,首先应立即停止当前的进食饮水动作,保持坐直的姿势,通过轻轻且有节奏地咳嗽,利用自身的咳嗽反射来尝试将呛入气道的液体排出,多数情况下通过这种自主的轻微咳嗽动作可逐渐使呛咳缓解。
二、严重呛咳的急救处理
若喝水呛咳后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较严重情况,需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对于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握拳,拳心置于患者肚脐上方的腹部位置,另一手抱住握拳手,然后快速、有力地向上冲击患者腹部,通过增加腹内压来促使异物排出;对于婴儿,则应使其面朝下,托住其背部,用手掌根部适当用力拍打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以帮助排出呛入的异物,同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常存在吞咽功能减退等情况,平时进食饮水时要格外注意姿势,尽量保持坐直状态,进食饮水速度放慢,避免大口快速饮水进食。若经常出现喝水呛咳现象,应及时就医进行吞咽功能评估,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质地等,降低因呛咳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二)有吞咽障碍基础疾病人群
比如患有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等导致吞咽功能障碍的人群,除了遵循上述进食饮水时的注意事项外,需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个性化饮食方案进行进食,必要时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进食辅助工具,且家人需在旁密切观察进食情况,一旦发生呛咳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若呛咳情况频繁或较严重,应尽快送医处理。
(三)儿童
低龄儿童喝水时需成人看护,避免其边跑边喝等危险行为。若儿童发生喝水呛咳,首先要保持冷静,按照婴儿或儿童的正确急救方法操作,同时要关注儿童呛咳后的呼吸、面色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送医。并且要教育儿童养成正确的喝水习惯,避免玩耍时喝水引发呛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