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肉骨骼系统问题
1.腰肌劳损
-成因: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不良的坐姿站姿、腰部急性损伤未愈等情况都可能引发。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男性,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腰肌劳损,进而引起腰疼。年龄方面,中青年男性相对更易因工作等因素出现腰肌劳损导致腰疼。生活方式上,缺乏运动、久坐久站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
-表现: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患者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休息后可缓解,但劳累后又易复发。
2.腰椎间盘突出症
-成因:年龄增长导致腰椎间盘退变是基础因素,此外,长期弯腰劳作、腰部外伤等也是重要诱因。男性在从事重体力劳动、经常腰部受力不当的工作时,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率会增加。随着年龄增加,腰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下降,更容易突出。生活方式中,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腰部突然受力等都可能诱发。
-表现:主要表现为腰痛,同时可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往往会加重。
二、脊柱病变
1.强直性脊柱炎
-成因: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HLA-B27阳性者患病风险较高。另外,感染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男性相对女性更易患强直性脊柱炎,尤其是青少年男性。发病年龄多在10-40岁之间。生活方式上,长期居住在潮湿、寒冷环境中可能增加患病几率。
-表现:早期症状常为下腰部疼痛、僵硬,活动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脊柱可逐渐出现强直,疼痛可累及胸椎、颈椎等部位,还可能伴有外周关节疼痛等表现。
三、泌尿系统问题
1.肾结石
-成因: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等因素可导致肾结石形成。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与男性的代谢特点、生活习惯等有关。年龄上,20-50岁是高发年龄段。生活方式中,饮水过少、高钙、高糖、高蛋白饮食等都可能增加肾结石的发生风险。
-表现:腰部或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绞痛,较为剧烈,可伴有血尿、恶心、呕吐等症状。
2.输尿管结石
-成因:大多是由肾结石下移至输尿管所致,其形成因素与肾结石类似。男性发病相对较多。年龄分布同肾结石类似。生活方式中,不良的饮水和饮食等习惯是诱因。
-表现:主要表现为腰部或腹部绞痛,疼痛较剧烈,可向会阴部放射,同时可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
四、其他因素
1.男性生殖系统问题
-前列腺炎
-成因:细菌感染、不良生活方式(如久坐、酗酒、长期憋尿等)、免疫因素等都可能引起前列腺炎。中青年男性高发,尤其是长期久坐办公、性生活不规律的男性。
-表现:可出现腰骶部、会阴部疼痛,还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灼热感等排尿症状,以及性功能障碍等表现。
-附睾炎
-成因: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大肠杆菌等,常继发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男性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
-表现:患侧阴囊疼痛、肿胀,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及下腹部,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同时可出现腰部牵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