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醇增多症病因及发病

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所致的病症,也称为库欣综合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以下是对皮质醇增多症病因及发病的全面解答:

1.病因

垂体腺瘤:分泌ACTH过多,导致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量的皮质醇。

肾上腺皮质腺瘤:自主性分泌大量皮质醇,不受垂体ACTH控制。

肾上腺皮质癌:分泌自主性皮质醇,可伴有雄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分泌。

异位ACTH综合征:垂体外的肿瘤分泌ACTH,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量皮质醇。

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长期大量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

2.发病机制

长期过度的皮质醇刺激:导致蛋白质分解增加、脂肪动员和利用减少,引起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等典型表现。

代谢紊乱:血糖升高、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心脏扩大、心律失常、高血压等。

免疫系统抑制:容易感染。

其他:骨质疏松、精神症状等。

3.诊断

临床表现: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等。

实验室检查:测定血皮质醇、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ACTH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肾上腺CT、MRI等。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质醇增多症进行鉴别,如异位ACTH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等。

4.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垂体腺瘤或肾上腺皮质腺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对于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如米非司酮、酮康唑等。

放疗:对于垂体腺瘤,放疗可作为辅助治疗。

5.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皮质醇水平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避免诱因: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应激等诱因。

总之,皮质醇增多症的病因复杂,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进行诊断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应定期进行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