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糖20多怎么办
1.及时就医:血糖达到20多mmol/L已远超正常范围,无论有无症状都应立即前往医院。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如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了解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检查血酮体、尿酮体排查酮症酸中毒风险,同时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评估身体整体状况,以便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2.调整治疗方案
胰岛素治疗:对于初发高血糖或原有糖尿病但血糖失控者,胰岛素常是首要选择。如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能快速降低餐后血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可提供基础胰岛素水平,平稳控制空腹血糖。
口服降糖药:根据病情,医生可能联用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肝糖输出;或使用格列美脲等磺酰脲类药物,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但具体用药需依个体情况由医生判断。
3.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调整:控制总热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比50%65%,优先选复杂碳水如全谷物、豆类。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保证营养均衡。
适度运动:病情稳定后,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可分5天,每天30分钟进行。运动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辅助降低血糖,但注意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
二、为什么会有高血糖
1.糖尿病相关因素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多在儿童和青少年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触发免疫反应有关。
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成年人,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相关。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健康饮食(高糖、高脂)、遗传因素等是主要诱因。腹部肥胖致脂肪细胞功能异常,释放炎症因子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引发胰岛素抵抗。
2.特殊类型糖尿病
胰腺疾病:胰腺炎、胰腺创伤、胰腺肿瘤等损伤胰腺组织,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升高。
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促进糖异生、拮抗胰岛素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加速机体新陈代谢,升高血糖。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可影响糖代谢,导致血糖升高。
3.其他因素
应激状态:严重创伤、大手术、急性感染等应激情况下,机体分泌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拮抗胰岛素作用,引起血糖暂时升高。
生活方式: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运动量过少,体重增加,尤其是腹型肥胖,易引发胰岛素抵抗,促使血糖升高。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和青少年:儿童血糖20多mmol/L,多考虑1型糖尿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家长应学习胰岛素注射方法、血糖监测技巧及低血糖应对措施。孩子日常活动量大,注意调整胰岛素剂量和饮食,预防低血糖。学校老师也应了解孩子病情,以便紧急情况处理。
2.孕妇:孕期血糖20多mmol/L属严重高血糖,对母婴危害大,易致胎儿畸形、巨大儿、早产等。孕妇应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严格饮食管理,少量多餐,保证母婴营养。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3.老年人:老年人血糖20多mmol/L时,因常合并多种慢性病,治疗需综合考虑。药物选择要注意安全性,避免低血糖风险。同时,关注老年人认知功能,因高血糖或低血糖可能影响认知。生活方式调整要循序渐进,适度运动,防止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