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放射性疼痛是什么原因

后背放射性疼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可能导致放射性疼痛,疼痛可能会放射到后背、左臂等部位。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其症状表现为突发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向左上臂、下颌、颈部、背部或肩部放射,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肺部疾病:肺炎、肺癌等肺部疾病也可能引起后背放射性疼痛。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引起。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后背放射性疼痛。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中晚期可出现咳嗽、咯血、喘鸣、胸痛等症状,当肿瘤侵犯或转移到背部时,可引起后背放射性疼痛。

3.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后背放射性疼痛。

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在高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下,防御失衡,消化自身黏膜,形成局部炎性缺损。其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典型者表现为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疼痛,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部分患者可伴有后背放射性疼痛。

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结石、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胆囊炎症,其主要症状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胆结石:是指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体物质,其主要症状为胆绞痛,疼痛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可放射至右肩部、背部等部位,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4.脊柱疾病:颈椎病、胸椎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疾病也可能引起后背放射性疼痛。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出现颈肩痛、上肢放射痛、手指麻木等症状,疼痛可放射至后背。

胸椎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胸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引起后背放射性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

5.其他原因:带状疱疹、肋软骨炎等也可能引起后背放射性疼痛。

总之,后背放射性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