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性因素
(一)饮食方面
1.食物残留:若近期食用了大量含白色物质的食物,如牛奶、奶酪等,可能会导致舌苔表面有白色物质残留,表现为舌苔很白很厚。例如,婴幼儿在饮用牛奶后,若未及时清洁口腔,牛奶残留在舌苔上,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在其饮用牛奶等易残留食物后,应适当喂些温水以清洁口腔。
2.口腔卫生不佳: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食物残渣、细菌等在舌苔上堆积,也会使舌苔变厚变白。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出现,儿童若没有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食物残渣更易在口腔内积聚;成年人若忽视口腔清洁,同样会面临舌苔异常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关键,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
二、病理性因素
(一)脾胃功能失调
1.中医角度:从中医理论来讲,脾胃运化失常时,水湿内停,会导致舌苔白厚。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出现脾胃失调的情况,比如过度喂养导致积食,就可能出现舌苔白厚的表现;成年人长期饮食不规律、压力大等也可能影响脾胃功能,出现舌苔白厚。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过度进食;成年人则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2.西医角度:从西医角度看,脾胃功能失调可能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有关。当胃肠道消化酶分泌不足等情况出现时,食物消化不完全,也可能反映在舌苔上呈现白厚的状态。
(二)湿气重
1.环境因素: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如南方梅雨季节,人体容易受湿邪侵袭,导致舌苔白厚。不同地区的人群受环境因素影响不同,南方地区居民相对更易因环境潮湿出现湿气重、舌苔白厚的情况。在潮湿环境中生活的人群要注意保持居住环境干燥,可通过使用除湿器等方式改善环境。
2.体质因素:本身是痰湿体质的人群,也容易出现舌苔白厚的现象。这种体质的人群往往形体肥胖等,在生活中要注意适当运动,促进湿气排出,比如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三)口腔及全身疾病
1.口腔疾病:如口腔念珠菌感染,会导致舌苔出现白色斑块状改变,看起来白厚。儿童若免疫力较低,容易患口腔念珠菌感染;成年人在口腔卫生差、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对于儿童,要注意增强免疫力,保持口腔清洁;成年人则要避免滥用抗生素等。
2.全身感染性疾病:当人体发生全身感染时,如感冒发热等,也可能出现舌苔白厚的情况。儿童在感冒发热时,身体机能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出现舌苔异常;成年人感冒发热时也可能伴随舌苔白厚。对于儿童感冒发热,要密切关注体温等情况,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成年人感冒发热则要及时就医明确感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