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EB病毒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除了发热外,可能伴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表现,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且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有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可通过血清学检测EB病毒相关抗体等明确诊断。
-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在儿童中也不少见,可导致发热,还可能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表现,通过检测巨细胞病毒DNA等进行诊断。
2.细菌感染
-尿路感染:对于儿童,尤其是女婴,尿路感染可能仅表现为发热,而无明显的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这是因为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如女孩尿道短等,容易发生逆行感染。通过尿常规检查,如发现白细胞、细菌等可辅助诊断,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败血症: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可引起发热,病情严重时可出现精神萎靡、皮肤瘀斑等表现。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能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及具体的致病菌。
二、非感染性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这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热是其常见表现之一,可呈弛张热,还可能伴有皮疹、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通过检测自身抗体、关节液检查等辅助诊断,如抗核抗体等可能呈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虽然在儿童中相对少见,但也可出现发热,还可能有面部红斑、口腔溃疡、脱发等多系统受累表现。自身抗体检测如抗双链DNA抗体等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2.结缔组织病
-皮肌炎:儿童皮肌炎可表现为发热,同时伴有肌肉无力、皮疹等,皮疹多为紫红色眼睑周围皮疹等特征性表现。通过血清肌酶检测(如肌酸激酶等升高)、肌肉活检等辅助诊断。
3.恶性肿瘤
-白血病:儿童白血病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之一,可伴有贫血、出血(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等)、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异常,骨髓穿刺是诊断白血病的关键,可发现大量异常原始及幼稚细胞。
-恶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出现发热,多为不规则发热,还可能有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可伴有消瘦、盗汗等表现。通过淋巴结活检等明确诊断。
4.其他非感染性因素
-中暑:在炎热环境下,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容易发生中暑,出现发热,同时可能伴有口渴、乏力、头晕等表现。多见于夏季高温环境下户外活动时间过长的儿童。
-散热障碍:如大面积皮肤烧伤、鱼鳞病等导致皮肤散热功能障碍,可引起发热。
当孩子不感冒不咳嗽但发烧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有无其他伴随症状等。如果孩子发热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相关病原体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发热,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来降低体温,如适当减少衣物、多饮水等,同时要注意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如低龄儿童体温变化快,病情变化可能较迅速,需更加密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