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护理与生活调整
1.保证充足休息:小孩初期感冒时,充足的休息至关重要。年龄较小的婴幼儿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需睡眠16-20小时,1-3岁幼儿需12-14小时。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的免疫系统集中力量对抗病毒,促进身体恢复。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如拉上窗帘、调暗灯光、保持室内温度适宜(22-25℃左右)等,有利于小孩入睡和休息。
2.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能帮助小孩湿润呼吸道,促进痰液排出,还可加快新陈代谢。不同年龄段的小孩水分需求量不同,一般来说,0-6个月婴儿每天需水约900ml,7-12个月婴儿约1000ml,1-3岁幼儿约1300ml。可以少量多次给小孩喂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鲜榨的苹果汁等,但要注意避免过甜的饮品,以免刺激呼吸道。
3.调整饮食:给予小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身体恢复。对于添加辅食的婴儿,在感冒初期可以暂时减少辅食的种类和量,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
二、物理缓解不适
1.鼻部护理:如果小孩有鼻塞症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剂来缓解。对于婴儿,先让其平躺,在每个鼻孔滴入1-2滴生理盐水,等待1-2分钟后,使用婴儿专用的鼻屎夹或吸鼻器轻轻清理鼻腔。对于较大的儿童,可以教其通过擤鼻来排出鼻腔分泌物,但要注意正确的擤鼻方法,避免用力过度导致中耳炎等问题。另外,用湿热的毛巾敷在小孩鼻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鼻塞,毛巾温度以不烫手为宜,每次敷5-10分钟。
2.发热护理:如果小孩初期感冒伴有低热(体温低于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用温毛巾擦拭小孩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每次擦拭10分钟左右。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给小孩穿过多的衣物或盖过厚的被子,以免影响散热。
三、环境因素调控
1.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15-30分钟即可。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病毒等有害物质,尤其是有过敏体质的小孩,更要注意室内空气的质量。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较为适宜,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避免滋生细菌。
2.避免交叉感染:小孩感冒初期,要尽量减少带其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如果必须外出,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前往医院等有较多病菌的场所时。家庭成员中有感冒患者时,要注意与小孩隔离,如分开居住、接触小孩前要洗手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感冒初期更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婴儿出现拒奶、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操作要轻柔,避免对婴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果小孩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初期感冒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发作。这类小孩感冒初期要更加谨慎护理,密切关注小孩的呼吸、心率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即就医,并且在日常护理中要按照基础疾病的护理要求进行,如哮喘患儿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