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仅体温37.3℃不能判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一)正常体温范围及感冒发烧的一般性
正常人体温一般波动在36-37℃左右,可因测量方法不同而略有差异,口腔温度正常范围约36.3-37.2℃,直肠温度稍高,腋窝温度正常范围36-37℃。感冒时出现37.3℃的体温属于低热范畴,很多其他因素也可引起低热,比如普通病毒性感冒、细菌感染初期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体温轻度升高至37.3℃。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患者症状多样,常见症状有发热、干咳、乏力等,部分人还可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表现。但仅通过体温37.3℃这一表现不能确诊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因为有很多其他非新冠的情况也会引起类似的体温变化。要明确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通常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是否近期去过疫情高发地区、是否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如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来综合判断。
二、若怀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应对措施
(一)一般人群
1.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可以自行购买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进行检测,按照说明书操作,根据结果初步判断是否感染。如果抗原检测阳性,提示可能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如果抗原检测阴性,但仍有疑虑且有流行病学相关情况,可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以明确。
2.居家观察与监测:如果考虑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即使体温只是37.3℃的低热情况,也应进行居家隔离观察,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同时观察是否出现其他相关症状,如咳嗽、咽痛等。在此期间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等。
(二)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对于低热情况更要密切关注。如果儿童出现37.3℃的体温且怀疑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要加强护理,保证儿童充足的水分摄入,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食欲等情况。如果儿童出现精神萎靡、拒食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同时,儿童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时,要按照儿童适用的检测方式进行操作,比如抗原检测时要注意采集标本的规范性等。
2.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即使是低热情况也应更加谨慎对待。如果老年人怀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且体温37.3℃,要密切监测其基础疾病的变化情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会对基础疾病产生影响。建议老年人居家隔离期间,家属要协助其做好体温监测等工作,若出现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等情况)或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要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3.孕妇:孕妇出现37.3℃低热且怀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要格外谨慎处理。一方面要进行相关检测明确是否感染,另一方面在居家观察期间要注意自身和胎儿的情况,保证营养均衡,注意休息。如果有任何不适,如出现头痛加重、腹痛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要告知医生怀孕的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合理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