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症

骨质增生症又称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骨质增生症:多发生于50岁以上,绝经后妇女发病率升高。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年龄、性别、肥胖、炎症、创伤、代谢等因素有关。

2.继发性骨质增生症:可继发于创伤、炎症、肿瘤、关节不稳定等。常见的病因有:

创伤:如骨折、脱位、韧带损伤等,可导致局部骨痂形成和骨赘增生。

炎症:如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结核等,可刺激骨膜增生。

肿瘤:如骨肿瘤、骨肉瘤等,可侵犯骨组织导致骨质破坏和增生。

代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可影响骨代谢导致骨质增生。

其他: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制动等也可能增加骨质增生的风险。

骨质增生症的症状主要与增生的部位和程度有关,常见的症状有:

1.疼痛:常为隐痛、酸痛、胀痛、刺痛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疼痛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波及多个关节。

2.关节僵硬:晨起或休息后关节发僵,活动后可缓解。

3.关节肿胀:多因关节积液或滑膜肥厚所致。

4.关节畸形:严重的骨质增生可导致关节变形,影响关节的功能。

5.活动受限: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可导致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出现跛行。

6.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肌肉萎缩、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

骨质增生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一般治疗:包括休息、保暖、避免劳累、适当运动等。

2.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软骨保护剂、抗骨质疏松药等缓解症状。

3.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牵引等,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4.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关节畸形的患者,手术方法包括关节镜手术、截骨术、融合术等。

5.中医治疗: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等,可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骨质增生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同时,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劳累、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出现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