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又称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其主要症状有:
1.疼痛:疼痛是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其特点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可以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关节活动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疼痛。睡眠时因关节周围肌肉受损,对关节保护功能降低,不能和清醒时一样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动,患者可能痛醒。
2.僵硬:患者晨起或休息后不能立即活动,需经过一定时间的活动后才能缓解或消失。
3.其他: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挛曲、不稳定、休息痛、负重时疼痛加重。由于关节表面吻合性差、肌肉痉挛和收缩、关节囊收缩以及骨刺等引起机械性闭锁,可发生功能障碍。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主要原因有:
1.年龄:年龄是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和退化。
2.肥胖:肥胖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
3.过度使用:长期过度使用膝关节,如过度运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等,会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
4.创伤:膝关节的创伤,如骨折、脱位、半月板损伤等,会影响关节软骨的修复和代谢。
5.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家族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风险。
6.炎症: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可累及膝关节,导致退行性病变。
7.其他因素: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等也可能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发生有关。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诊断方法:
1.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疼痛的特点、加重或缓解因素、活动情况等。
2.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膝关节的外观、活动度、压痛、肿胀等情况,并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如麦氏征、抽屉试验等,以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半月板的情况。
3.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观察膝关节的骨结构变化,如骨质增生、间隙狭窄等,是诊断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常用方法。
4.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膝关节的软骨、半月板、韧带等结构的情况,对诊断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有重要价值。
5.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检查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膝关节内部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休息:减少膝关节的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电疗等,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等药物可以润滑关节,减轻疼痛。
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的稳定性。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对膝关节的负荷较小,适合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患者。
中医治疗:中医的针灸、推拿、中药等治疗方法也可以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2.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关节镜下清理术、截骨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等。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可以显著改善膝关节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预防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保持适当的体重:过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
2.合理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
3.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导致膝关节血液循环减慢,加重疼痛和炎症。
4.避免受伤:注意保护膝关节,避免受伤和过度劳累。
5.健康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6.定期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肥胖者等,应定期进行膝关节的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和预防,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