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一)成因
单纯疱疹病毒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主要引起口唇部位的感染。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比如发热、过度疲劳、月经期等情况,潜伏在体内神经节中的单纯疱疹病毒被激活,就会沿着神经纤维移动到口唇部位的皮肤黏膜处,大量繁殖,导致嘴唇上出现密集的小水泡。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成人更容易因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出现这种症状,而且如果儿童与已感染单纯疱疹的人群密切接触,也容易被传染。
(二)症状表现
最初可能会有局部皮肤灼热、刺痛、瘙痒等前驱症状,随后很快出现成簇的小水泡,水泡一般透明,周围有轻度红晕,可单个存在,也可密集分布,之后水泡可能会破溃、糜烂、结痂。
二、接触性皮炎
(一)成因
如果嘴唇接触了某些致敏物质,像唇膏、口红、食物(如芒果等)、药物等,就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接触致敏物质的情况不同,比如儿童可能因食用新的水果出现接触致敏,女性使用新的化妆品更易发生接触性皮炎。当接触致敏物质后,机体发生过敏反应,就会在接触部位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嘴唇上密集的小水泡。
(二)症状表现
除了嘴唇上密集小水泡外,还可能有局部红肿、瘙痒明显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渗液、结痂等情况,并且有明确的接触致敏物质的病史。
三、带状疱疹
(一)成因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虽然主要好发于腰部等部位,但也可能出现在口唇部位。当人体曾经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潜伏在神经节中,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被激活,就会沿着神经分布的区域发病,导致嘴唇等部位出现密集的小水泡,同时可能伴有神经痛等症状。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病,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二)症状表现
嘴唇上的小水泡通常沿神经走行分布,呈带状,同时伴有明显的神经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如刺痛、跳痛等,皮肤损害除了水泡外,还可能有红斑等表现。
四、应对建议
(一)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增强营养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一般轻度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嘴唇小水泡可自行恢复,若症状较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但儿童使用需特别谨慎,应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二)接触性皮炎
首先要明确并避免接触致敏物质。局部可以用清水清洗嘴唇,缓解症状。如果瘙痒等症状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外用的糖皮质激素软膏等,但儿童使用要选择合适的弱效制剂,并注意使用部位和剂量等。
(三)带状疱疹
应注意休息,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使用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同时对于神经痛等症状会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措施。老年人患带状疱疹时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可能出现并发症等情况。
如果嘴唇上出现密集小水泡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