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用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其治疗主要是清除病灶、保持引流通畅,控制感染,重建传音结构。以下是一些常用药物:

1.抗生素:

作用: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

选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注意: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胃肠道反应等。

2.糖皮质激素:

作用: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减轻中耳黏膜水肿,促进炎症消退。

使用:可口服、局部滴注或鼓室内注射,具体用法根据病情而定。

注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黏液促排剂:

作用:稀化黏液,促进排出,改善中耳传音功能。

使用:可口服,也可配合糖皮质激素进行鼓室内注射。

注意: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4.抗组胺药:

作用:减轻耳部瘙痒、疼痛等症状。

使用:可口服,或根据病情需要局部使用。

注意:使用时需注意药物的嗜睡等不良反应。

5.其他药物:

血管收缩剂:可减轻耳部黏膜充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维生素:有助于耳部组织的修复。

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可辅助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还包括耳部清洁、局部理疗、手术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耳部卫生,避免进水、感染;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儿童患者,治疗时应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剂量,避免影响听力和生长发育。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可能会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治疗时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此外,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使用药物时需注意与基础疾病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全身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定期复诊,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耳部疼痛、流脓等症状加重,或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