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能的原因
(一)脐炎
1.发病机制:多因脐部清洁不当,细菌侵入感染所致。婴儿脐带脱落后,若局部护理不佳,细菌易在脐部繁殖引发炎症。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婴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易受细菌侵袭;成年人若脐部有外伤或皮肤破损,也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引发脐炎。
2.表现:除了肚脐眼流水有臭味外,还可能伴有脐部周围皮肤红肿,婴儿可能出现哭闹不安等表现,成年人可能有局部疼痛等症状。
(二)脐尿管瘘
1.发病机制: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脐尿管未完全闭合,膀胱与脐之间有异常通道。尿液可从膀胱经此通道流至脐部,引发感染后出现流水有臭味的情况。
2.表现:除了肚脐眼流水有臭味外,可能在排尿时脐部有液体流出等表现。
(三)湿疹继发感染
1.发病机制:若肚脐眼周围皮肤有湿疹,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易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出现流水有臭味的情况。湿疹的发生可能与过敏、局部潮湿等因素有关,不同人群诱发湿疹的因素可能不同,如婴儿可能与衣物材质过敏等有关,成年人可能与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有关。
2.表现:除了流水有臭味外,还可见肚脐眼周围皮肤有湿疹样改变,如红斑、丘疹等。
二、应对建议
(一)清洁护理
1.婴儿:家长要用温水轻轻清洁婴儿脐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燥。用消毒棉签蘸取碘伏,从脐部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每日可进行2-3次。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婴儿脐部皮肤。
2.成年人:自己用温水清洗脐部后,用碘伏消毒,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脐部周围皮肤。
(二)及时就医
如果肚脐眼流水有臭味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无论是婴儿还是成年人都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如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若为脐炎,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若为脐尿管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儿
婴儿的皮肤娇嫩,在护理脐部时要格外小心。选择柔软、透气的衣物,避免脐部受到摩擦。如果婴儿出现肚脐眼流水有臭味且伴有精神萎靡、发热等情况,要高度重视,及时带婴儿到儿科就诊,因为婴儿病情变化较快,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二)成年人
成年人若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血糖控制不佳时更容易发生感染,此时对于肚脐眼流水有臭味的情况要更加重视,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脐部感染的治疗,并且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