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处理与基础护理
1.休息与环境:保证充足睡眠,营造安静、舒适、通风良好的休息环境,利于身体恢复,避免过度劳累,因劳累可能加重感冒及胃肠不适症状。
2.饮食调整: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避免摄入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胃肠负担导致呕吐加剧,可少量多次进食,补充水分和能量。
二、退烧相关措施
1.物理降温:若体温未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方式,用温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帮助散热,每次擦拭时间可保持5-10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可重复操作。
2.药物干预(需谨慎):当体温超过38.5℃时,可考虑使用退烧药物,但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格外谨慎,优先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用药,且非特殊人群使用退烧药物时也不应涉及具体剂量等服用指导内容。
三、缓解想吐的方法
1.小口饮水:适当小口饮用温水,可缓解恶心感,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发呕吐,饮水时可缓慢吞咽。
2.调整体位:呕吐时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等危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感冒发烧想吐时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及呕吐频率等,因其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若出现精神萎靡、持续高烧不退、频繁呕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且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随意服用成人药物,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孕妇:孕妇感冒发烧想吐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方法退热,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影响胎儿健康。
3.老年人:老年人感冒发烧想吐时,因其身体机能衰退,恢复能力差,需更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出现体温持续异常、呕吐不止、食欲极差等情况,应及时就诊,评估是否存在其他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