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罗米芬
克罗米芬属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通过与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结合,解除雌激素对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抑制,促使促性腺激素释放,进而刺激卵泡发育和排卵,适用于有一定内源性雌激素水平的无排卵患者,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导致的排卵障碍情况。
二、来曲唑
来曲唑是芳香化酶抑制剂,能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作用,促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刺激卵泡发育,主要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的排卵障碍,其优势在于对雌激素水平影响相对更精准调控。
三、尿促性素
尿促性素包含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可直接刺激卵泡生长发育,适用于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内源性促性腺激素缺乏的无排卵患者,使用时需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来调整剂量。
四、绒促性素
绒促性素具有类似黄体生成素(LH)的作用,常与尿促性素合用,在卵泡发育成熟时使用,可促使卵泡破裂排卵,多用于尿促性素促卵泡发育后触发排卵过程。
五、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
(一)激动剂
前期使用GnRHa会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后期使用可促进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从而诱导排卵,适用于一些需要精准调控促性腺激素分泌周期来促排卵的情况,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排卵障碍等。
(二)拮抗剂
直接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避免卵泡过早黄素化,常用于促排卵周期中调节垂体分泌,以优化卵泡发育和排卵时机,比如在辅助生殖技术促排卵过程中应用,能更好地控制卵泡发育同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