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块医学上称为荨麻疹,是一种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其病因和治疗方法如下:
1.病因:
食物:如鱼、虾、蟹、蛋类、奶类等。
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
感染:各种感染因素均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柯萨奇病毒等;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血吸虫、丝虫、阿米巴和疟原虫等;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齿槽脓肿、鼻窦炎、脓疱疮、败血症等。
吸入物:如花粉、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品(如甲醛、丙烯醛、除虫菊、化妆品等)和其他经空气传播的过敏原等。
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兴奋、运动后均可诱发本病。
遗传因素:某些型荨麻疹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冷性荨麻疹、遗传性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等。
系统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亢、Addison病、炎症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恶性肿瘤、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也可成为荨麻疹的病因。
2.治疗方法:
去除病因:尽可能地找出发病诱因并将之去除。如慎防吸入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等,避免接触致敏原,禁用或禁食某些机体过敏的药物或食物品等。
药物治疗:
抗组胺类药物:这是治疗荨麻疹的主要药物,可选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具有镇静作用,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嗜睡作用较轻。
肾上腺素:对于严重的急性荨麻疹,如过敏性休克,可使用肾上腺素进行急救。肾上腺素能迅速缓解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严重的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常用的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免疫抑制剂:对于慢性荨麻疹、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硫唑嘌呤等。
生物制剂:对于难治性荨麻疹,可使用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等。
其他治疗:如紫外线照射、光疗等可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