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水擦浴
1.具体操作:准备32-34℃的温水,用毛巾浸湿后拧干,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左右,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目的。
2.考虑因素: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擦拭时力度要轻柔;成年人可适当增加力度但也需注意避免损伤皮肤。有皮肤破损的患者不宜采用此方法,防止加重皮肤损伤。
二、冷敷
1.冰袋冷敷:将冰袋裹上毛巾,放置在患者的额头,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位置。也可使用冷毛巾敷额头,冷毛巾可每1-2分钟更换一次。
2.考虑因素:婴儿的皮肤更薄更敏感,使用冰袋冷敷时要严格控制时间和距离,避免冻伤;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冷敷时间也不宜过长,防止局部冻伤影响血液循环。
三、适当减少衣物和被褥
1.原理:过多的衣物和被褥会影响身体散热,适当减少可以帮助身体散热降温。
2.考虑因素:儿童代谢旺盛但体温调节能力差,减少衣物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因减少衣物过多导致着凉;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减少衣物要适度,根据室内温度和自身感觉来调整,防止因温度过低引起不适。
四、通风散热
1.具体操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2-24℃左右,通过空气流动帮助身体散热。
2.考虑因素: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通风时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防止诱发呼吸道症状加重;儿童和老年人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通风时要关注室内温度变化,及时调整,避免因空气流通导致体温过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