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人群的宫颈筛查间隔建议
(一)一般女性人群
1.25-64岁且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
-若接种的是二价或四价HPV疫苗,可每5年进行一次HPV联合宫颈细胞学(TCT)筛查;若接种的是九价HPV疫苗,同样每5年进行一次HPV联合TCT筛查即可。有研究表明,HPV疫苗接种后能有效降低相关型别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发生风险,基于疫苗的保护持续时间及相关研究数据,5年一次的筛查间隔是安全且能有效监测宫颈健康状况的。
2.25-64岁未接种HPV疫苗的女性
-建议每5年联合进行一次HPV和TCT筛查;或者也可以选择每年单独进行TCT筛查,如果TCT结果异常再进一步进行HPV检测。从宫颈病变的自然发展进程来看,未接种疫苗的女性感染高危型HPV后发展为宫颈病变的概率相对较高,联合筛查能更早发现病变,而单独TCT筛查每年一次对于基层医疗条件下快速初步筛查也是可行的方式,但后续需根据TCT结果进行分层处理。
(二)特殊人群
1.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这类人群包括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女性,其宫颈病变发生风险可能增加,筛查间隔建议适当缩短。一般建议每3年进行一次HPV联合TCT筛查。因为免疫功能低下会影响机体对HPV感染的清除能力,使得宫颈病变进展可能更快,所以需要更密切地监测。
2.曾经有宫颈病变病史人群
-对于曾经有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病史的女性,在经过规范治疗后,建议在治疗后的第1年进行一次HPV联合TCT筛查,若结果正常,可改为每3年一次;而对于曾经有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CIN3)病史的女性,在治疗后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HPV联合TCT筛查,持续2-3年,之后可根据情况逐渐延长筛查间隔,但总体间隔时间会短于一般人群,这是因为这类人群再次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较高。
二、宫颈筛查的主要方法及意义
(一)宫颈细胞学检查(TCT)
-TCT是通过采集宫颈表面及宫颈管内的细胞,制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来筛查宫颈是否有异常细胞。它可以发现宫颈上皮细胞的早期病变,如不典型鳞状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等。其意义在于能够在病变的早期阶段发现问题,为后续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例如,通过TCT检查发现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就可以进一步进行HPV检测等相关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高危型HPV感染,从而判断病变的发展趋势。
(二)HPV检测
-HPV检测是检测是否感染了高危型HPV。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如果HPV检测结果为高危型阳性,尤其是16型、18型等高危型别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等以排除宫颈病变。比如,研究发现约70%的宫颈癌与高危型HPV16和18型感染有关,所以HPV检测对于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人群具有重要意义。联合HPV检测和TCT筛查能够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相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法,能更全面地评估宫颈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