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
身高体重测量:身高能反映骨骼的生长情况,体重体现近期营养状况等。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高约50cm,平均体重3kg左右,之后会按一定规律增长,通过定期测量身高体重可评估新生儿生长发育是否在正常轨道。
头围测量:头围大小与脑和颅骨发育相关,新生儿头围一般在32-34cm,头围异常可能提示颅脑发育问题等。
心肺听诊:听心音判断心率、心律是否正常,听肺部呼吸音有无异常杂音等,排查先天性心脏病、肺部发育异常等情况。
腹部触诊:了解肝脏、脾脏大小等,排查腹部脏器发育异常等问题。
神经系统检查
原始反射检查:如拥抱反射,新生儿仰卧位,拉住其双手突然拉至坐位,正常新生儿会出现上肢外展、屈曲似拥抱状;握持反射,用手指触及新生儿手掌,可引起手指屈曲握持等原始反射,这些反射在一定月龄内存在,若原始反射异常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肌张力检查:通过被动活动肢体感知肌张力情况,肌张力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提示神经系统病变等。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筛查:利用耳声发射原理,在新生儿安静状态下进行检测,通过仪器记录耳朵对声音的反应,初步筛查听力是否正常,一般出生后3-5天进行初筛,未通过者需在42天内复筛,仍未通过则需进一步进行听力学诊断。
视力筛查
眼底及视力初步评估:通过专业设备初步观察眼底情况,同时可通过一些简单方法观察新生儿对光线等的反应来初步评估视力,比如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眼睛,正常新生儿会有瞳孔对光反射等。
血液检查相关项目(部分医院会进行)
血常规:可了解新生儿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情况,有助于发现贫血、感染等问题,比如新生儿生理性贫血一般在出生后2-3个月出现,通过血常规可早期发现异常。
甲状腺功能筛查:排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因为该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智力低下等严重后果,一般在出生后2-3天采集足跟血进行检测。
遗传代谢病筛查
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筛查:通过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利用实验室检测技术筛查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通过筛查可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对新生儿生长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温馨提示:新生儿儿保检查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下进行,检查时要注意新生儿的保暖等情况,避免因环境温度过低导致新生儿不适。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可能在具体检查项目上略有差异,但大致涵盖上述主要方面。同时,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如实提供新生儿的相关情况,以便更好地评估新生儿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