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前驱期有哪些表现

麻疹前驱期的表现

麻疹前驱期又称疹前期,一般持续2-4天,但体弱、重症或滥用退热剂者可延至7-8天。主要有以下表现:

发热:多为中度以上发热,体温可逐渐升高,且无明显诱因,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的患儿发热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一般年龄较小的患儿体温波动可能更明显,而身体状况较好的患儿可能体温上升相对较平稳,但总体均呈逐渐上升趋势。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咳嗽:较为常见,起初可能为轻微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咳嗽会逐渐加重,这是由于麻疹病毒引起呼吸道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不同个体咳嗽程度有所不同,一般年龄小的患儿咳嗽可能相对更影响日常活动,如吃奶、睡眠等。

-流涕:鼻黏膜受麻疹病毒影响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分泌物增多,出现流涕症状,清涕逐渐可能变为黏液性或脓性涕,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因流涕导致呼吸不畅,影响吃奶等情况。

-打喷嚏:也是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之一,由于鼻腔受到刺激引起,不同患儿打喷嚏的频率有所差异。

-结膜充血、畏光:眼结膜受麻疹病毒累及,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患儿会感觉眼睛怕光,不愿意睁眼,尤其在光线较强时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麻疹病毒引起了眼部的炎症反应,影响了眼结膜的正常功能。

口腔黏膜斑:这是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表现,一般在发热1-2天后出现。开始时多见于双侧近磨牙处的颊黏膜上,为直径约0.5-1mm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随后逐渐增多,可融合成片,似鹅口疮,黏膜斑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及唇部黏膜,一般在出疹后1-2天迅速消失。不同患儿口腔黏膜斑出现的时间、数量及范围可能有所不同,身体抵抗力较强的患儿可能黏膜斑数量相对较少,而免疫功能较弱的患儿可能黏膜斑出现较早且数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