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TCD引流管的固定护理
1.固定方式选择:
-对于成人患者,通常采用医用胶布将引流管妥善固定于皮肤表面,胶布粘贴要牢固且位置合适,避免引流管移位。在固定时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自然弧度,防止打折、扭曲。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可选择柔软且粘性适中的儿童专用固定装置,固定时动作要轻柔,确保固定可靠的同时不损伤儿童皮肤。
-依据临床研究,合适的固定方式能有效减少引流管意外脱出的风险,一般要求固定点间距合理,成人通常每5-7cm固定一次,儿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间距。
二、PTCD引流管的观察护理
1.引流液观察: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是关键。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初期可能为血性,随后逐渐变为淡黄色或黄绿色。成人每日引流液量一般在100-500ml左右,但具体量会因患者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胆道梗阻程度较轻的患者引流液量相对较少,而梗阻严重的患者引流液量可能会增多。儿童患者的引流液量需根据其体重等因素综合判断,一般每日引流液量相对成人较少。
-若发现引流液颜色突然加深变为鲜红色,或量突然增多或减少,或性质变为脓性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这是因为引流液的变化往往提示胆道内情况的改变,如出血、感染加重或引流管堵塞等问题。
2.引流管通畅性观察:
-定期挤压引流管是保持其通畅的重要方法。对于成人患者,可按照从引流管远端向近端的方向进行轻柔挤压,力度以能感觉到有一定阻力但又不会导致引流液反流为宜,一般每2-4小时挤压一次。儿童患者挤压时要更加轻柔,力度适中,避免因挤压不当造成患儿不适或损伤。
-通过观察引流管是否有液体顺畅流出以及流速是否正常来判断通畅性。如果发现引流管有堵塞迹象,如引流液流出不畅或停止流出,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缓慢冲洗等,但操作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三、PTCD引流管的感染预防护理
1.局部皮肤护理:
-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每日用碘伏等消毒剂对引流管入口处皮肤进行消毒,消毒范围要足够,一般直径在5-7cm左右。成人消毒时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消毒操作,儿童消毒时要注意消毒剂的刺激性,选择合适浓度的消毒剂,并轻柔操作。
-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疼痛等感染迹象。一旦发现皮肤出现红肿、渗液等情况,要及时处理,如加强消毒频率,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等。
2.无菌操作护理:
-在进行任何与引流管相关的操作时,如更换引流袋等,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更换引流袋时,要先戴无菌手套,用无菌镊子夹取消毒棉球对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处进行消毒,然后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袋。成人和儿童操作时都要保证无菌环境,防止细菌侵入引发感染。
四、PTCD引流管的心理护理
1.成人患者心理护理:
-向成人患者讲解PTCD引流管护理的相关知识,包括引流管的作用、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等,让患者了解整个护理过程,减轻其焦虑情绪。例如,通过与患者沟通,具体分析引流管可以有效引流胆汁,帮助改善胆道梗阻情况,使患者对治疗有更清晰的认识。
2.儿童患者心理护理:
-对于儿童患者,护理人员要以温和、亲切的态度与患儿沟通交流,通过玩具、安抚等方式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在进行护理操作前,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让患儿及家属有心理准备,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比如,在固定引流管前,向患儿说明只是轻轻地固定管子,不会有很痛的感觉,以安抚患儿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