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疼痛是怎么引起的

一、感染性因素

(一)尿道炎

1.致病原因:由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尿道引起。性生活不卫生、尿道损伤等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相对更易发生尿道炎导致尿道疼痛。例如,有研究表明,不洁性生活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发尿道炎的概率明显升高。

2.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育龄期女性。儿童若不注意会阴部卫生,也可能发生尿道感染导致疼痛。

(二)膀胱炎

1.致病原因: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致病菌经尿道上行感染膀胱所致。长期憋尿、泌尿系统结石等因素易诱发膀胱炎。比如,膀胱结石会破坏膀胱黏膜,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进而引发炎症导致尿道疼痛。

2.年龄性别因素:女性膀胱炎较为常见,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病,老年女性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三)肾盂肾炎

1.致病原因:主要是细菌感染,上行感染是常见途径,致病菌由尿道进入膀胱、输尿管,进而蔓延至肾盂引发感染。糖尿病患者、尿路梗阻患者等易患肾盂肾炎。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肾盂肾炎。

2.年龄性别因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肾盂肾炎多与先天性尿路畸形等因素有关。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尿道结石

1.致病原因:尿道结石可来自肾、膀胱等部位的结石排至尿道,也可在尿道内原发形成。结石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尿道疼痛,还可能伴有排尿困难等症状。例如,肾结石患者结石排出过程中可能卡在尿道,引起尿道疼痛。

2.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男性相对更易出现尿道结石,与男性尿道解剖结构相对复杂等因素有关。

(二)尿道损伤

1.致病原因:多由外界暴力引起,如性生活时过于剧烈、尿道器械检查等。尿道损伤后局部会出现疼痛、出血等表现。比如,尿道器械检查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尿道黏膜损伤,引发疼痛。

2.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男性在一些特殊活动中(如性生活不当等)易出现尿道损伤,儿童尿道损伤多与意外创伤等有关。

(三)过敏反应

1.致病原因:接触某些过敏原,如使用某些刺激性的卫生用品、避孕套等,可引起尿道局部过敏反应,出现尿道疼痛、瘙痒等症状。例如,对避孕套中的乳胶过敏的人使用后可能出现尿道疼痛等过敏表现。

2.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过敏体质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女性在选择卫生用品时需格外注意可能的过敏情况。

(四)化学刺激

1.致病原因:长期留置导尿管、使用某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冲洗尿道等,可对尿道黏膜产生化学刺激,导致尿道疼痛。比如,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导尿管对尿道黏膜的刺激可能引起尿道疼痛。

2.年龄性别因素: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多见于老年患者等,不同性别均可发生,主要与操作和个体对刺激的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