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盘相关因素
孕晚期胎盘缺血缺氧可能引发高血压。比如部分孕妇存在胎盘面积过小、胎盘异常等情况,会导致子宫-胎盘灌注不足,进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高龄孕妇、多胎妊娠孕妇相对更容易出现此类胎盘相关问题,因为高龄孕妇胎盘功能可能相对较差,多胎妊娠时胎盘整体灌注相对不足。
二、母体自身因素
1.遗传因素:如果孕妇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那么其发生孕晚期高血压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孕晚期高血压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可能与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有关,使得孕妇对高血压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更为敏感。
2.自身免疫因素:部分孕晚期高血压孕妇存在自身免疫紊乱情况。例如,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错误地攻击一些血管相关的组织,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影响血管的正常舒缩功能,从而引起血压升高。自身免疫因素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孕晚期高血压中更为突出,比如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孕妇。
3.营养因素:缺乏某些营养素也可能与孕晚期高血压有关。例如,缺乏蛋白质、锌、硒等营养素时,可能影响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孕晚期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孕妇如果饮食不均衡,摄入这些营养素不足,就可能面临这样的风险。比如长期素食且不注意补充营养强化食品的孕妇,相对更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相关的孕晚期高血压问题。
三、血管因素
孕晚期孕妇血管顺应性改变也可能导致高血压。随着妊娠进展,子宫增大,压迫周围血管,同时体内激素变化影响血管的弹性和张力。例如,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使血管扩张,但后期可能出现血管调节失衡,导致血压升高。肥胖的孕晚期孕妇相对更易出现血管顺应性改变相关的高血压,因为肥胖会影响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等。
四、其他因素
孕妇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也可能影响孕晚期血压。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一些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孕晚期孕妇,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更容易出现孕晚期高血压情况。此外,既往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的孕妇,在孕晚期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因为基础疾病会使孕妇的身体处于一种病理生理的紊乱状态,妊娠进一步加重了这种紊乱,导致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