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压水平界定及危险程度评估
收缩压110-160mmHg、舒张压的具体范围不同时,危险程度有所差异。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血压为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而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属于1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属于2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属于3级高血压。当收缩压处于110-160mmHg时,如果是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的1级高血压情况,就存在一定危险,因为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如增加患冠心病、脑卒中等的可能性;如果是正常高值血压范围,相对风险较1级高血压低,但也需要关注生活方式等因素,因为若不加以干预,很可能向高血压方向发展。
二、相关风险因素及影响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使得血压更容易出现波动或升高情况。例如老年人血管硬化,自身调节血压的能力减弱,即使收缩压处于110-160mmHg范围内,也可能因为其他因素如合并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等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而年轻人如果收缩压处于110-160mmHg,若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等情况,也可能逐渐发展为高血压,影响身体健康。
性别因素:一般在更年期前女性患高血压的比例相对男性较低,但更年期后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会逐渐接近男性。对于收缩压处于110-160mmHg的女性,在更年期前后风险情况不同,更年期前相对风险可能相对低一些,但仍需关注;更年期后则需要像男性一样重视血压情况,因为此时激素变化等因素会影响血压水平,增加相关疾病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方面:高盐饮食会使血压升高,若收缩压处于110-160mmHg范围内的人长期高盐饮食,会进一步提升血压水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例如每天盐摄入量超过6g,就可能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
-吸烟饮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血管功能,饮酒尤其是过量饮酒也会使血压升高,对于收缩压处于110-160mmHg的人,吸烟饮酒会加重血管损害,增加患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身体代谢能力下降,体重容易增加,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会使收缩压处于110-160mmHg的人更易发展为高血压,并且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
病史因素:如果本身有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等,会影响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此时即使收缩压处于110-160mmHg范围内,也可能因为肾脏疾病的存在而使血压控制更加困难,并且增加肾脏功能进一步损害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若有糖尿病病史,糖尿病会引起血管病变等,也会影响血压情况,使得收缩压处于110-160mmHg时的风险增加。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
非药物干预:
-饮食调整:采用低盐饮食,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下,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钾、镁等元素食物的摄入,例如多吃香蕉(富含钾)、菠菜(富含镁)等,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增强心血管功能,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戒烟限酒:戒烟是降低心血管风险的重要措施,对于饮酒者要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1g酒精相当于10ml啤酒、25ml葡萄酒、15ml38度白酒)。
定期监测血压:收缩压处于110-160mmHg的人群要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变化情况。可以每天在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如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并且做好记录,以便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波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监测血压时要注意避免情绪激动等因素影响血压测量结果,因为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差,情绪波动可能导致血压较大波动。同时,老年人如果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在关注血压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其他疾病的治疗对血压的影响,遵循医生的综合治疗方案。
-孕妇:孕妇收缩压处于110-160mmHg时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孕期血压异常可能影响母婴健康。要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因为孕期用药需要更加谨慎,主要以非药物干预为主来尽量维持血压在相对正常范围。
-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收缩压处于110-160mmHg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考虑是否有继发性高血压因素,如先天性肾脏疾病等。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能,并且关注其生活方式,引导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发展为成人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