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胃肠炎
1.病因:多因进食被细菌、病毒污染的食物所致,如夏季饮食卫生不佳,儿童可能因食用不洁的零食等引起。细菌感染常见的有大肠杆菌等,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等。
-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发病率可能相对较高,性别差异不明显。
-生活方式影响: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进食过多生冷食物等,以及不注意饮食卫生,如饭前便后不洗手等,容易诱发急性胃肠炎。
-病史关联:既往有胃肠道疾病病史者,如慢性胃炎等,更容易在感染等因素下出现急性胃肠炎。
2.表现:主要症状为肚子痛、拉肚子,拉完后腹痛等不适可缓解。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大便多为稀水样便或黏液便。
二、肠易激综合征
1.病因: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感染后、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比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的人群容易患肠易激综合征。
-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略多于男性。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生活方式可诱发该病。例如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的人群,肠道功能容易紊乱,引发肠易激综合征。
-病史关联:部分患者可能有既往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病史。
2.表现:腹痛、腹泻,排便后腹痛缓解,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与便秘交替等情况。
三、腹部着凉
1.病因:腹部受到寒冷刺激,如夜间睡眠时腹部暴露、夏季空调温度过低直吹腹部等。
-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由于皮下脂肪薄,对寒冷更敏感,更容易因腹部着凉出现症状;性别差异不明显。
-生活方式影响:不注意腹部保暖的生活方式易导致腹部着凉,比如穿着过少、在寒冷环境中停留过久等。
-病史关联:一般无特定的既往病史关联,主要与当下腹部受冷有关。
2.表现:肚子阵发性疼痛,随后出现腹泻,排便后腹部不适缓解,可能还伴有肠鸣音亢进等表现。
四、食物不耐受
1.病因:比如对乳糖不耐受的人,饮用牛奶后就可能出现肚子痛、拉肚子,而拉完后症状有所缓解。这是因为体内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无法正常消化乳糖。
-年龄与性别因素:乳糖不耐受在一些人群中常见,比如亚洲人群中发生率相对较高,性别差异不显著;其他食物不耐受也可发生在各年龄段和性别。
-生活方式影响:饮食中突然摄入不耐受的食物,或者长期饮食结构改变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诱发。例如平时很少喝牛奶的人,突然大量饮用后可能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相关症状。
-病史关联:有对特定食物不耐受既往史的人群更容易再次出现相关症状。
2.表现:进食特定食物后出现肚子痛、腹泻,排便后腹痛等不适减轻,可能还会伴有腹胀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