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齿发黄原因
1.外源性着色:日常饮食中的咖啡、茶、红酒、酱油等深色食物,其中的色素会附着在牙齿表面,长期积累导致牙齿发黄。抽烟也是常见原因,烟草中的焦油等成分易在牙齿上形成烟斑。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不认真、不按时,无法有效清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久而久之也会使牙齿发黄。
2.内源性着色:在牙齿发育矿化期,若服用了四环素类药物,药物分子会与牙齿组织中的钙结合,形成稳定的四环素钙复合物,导致牙齿变色,呈黄色、灰色或棕色。饮用水中氟含量过高,会使牙釉质发育不全,出现白垩色、黄褐色斑块。此外,牙齿受到外伤,牙髓坏死,血红蛋白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也会引起牙齿变色发黄。
二、解决方法
1.日常口腔护理:
正确刷牙: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度角,放在牙龈和牙冠交界处,水平颤动牙刷,每次颤动45次,颤动幅度不超过1颗牙,每个区域重复34次,然后将牙刷向牙冠方向转动,拂刷牙齿表面。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使用牙线:牙线能清洁牙刷难以触及的牙缝间食物残渣和牙菌斑,防止牙齿邻面发黄。使用时,取一段约25厘米长的牙线,两端绕在双手食指上,用拇指和食指绷紧牙线,将牙线轻轻滑入牙缝,呈C形包绕牙面,上下刮动清洁。
选择合适牙膏:含摩擦剂的牙膏能通过物理摩擦去除牙齿表面部分污渍,如碳酸钙、磷酸氢钙等。美白牙膏含有特殊美白成分,如过氧化物等,可帮助减轻牙齿发黄,但效果有限。
2.专业口腔治疗:
洗牙:通过超声波洁牙机的高频振动,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菌斑和色素沉着,恢复牙齿原本色泽。一般建议每年洗牙12次,但洗牙后牙齿可能会短暂敏感。
牙齿美白:
冷光美白:在牙齿表面涂抹美白剂,通过冷光照射加速美白剂中过氧化物分解,产生游离氧原子,氧化牙齿中的色素,达到美白效果。效果较明显,但可能会引起牙齿敏感,维持时间12年。
家庭美白套装:包括美白牙贴、美白凝胶等,患者可在家自行使用。美白牙贴含低浓度美白成分,使用方便,但效果相对较弱。美白凝胶配合定制牙套使用,能更贴合牙齿,效果较好,但使用不当可能损伤牙龈。
修复治疗:对于牙齿严重变色、伴有牙体缺损的情况,可采用烤瓷牙或全瓷牙修复,能显著改善牙齿外观,但需磨除部分牙体组织。贴面修复磨除牙体组织少,通过粘结剂将瓷贴面或树脂贴面粘贴在牙齿表面,达到美白和修复效果。
三、药物辅助
1.过氧化氢:常用于牙齿美白治疗,不同浓度适用于不同方式,如高浓度用于专业诊室美白,低浓度可用于家庭美白产品。
2.过氧化脲:也是牙齿美白常用成分,分解产生过氧化氢发挥美白作用,相对温和,常制成家庭美白凝胶。
四、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牙齿处于发育阶段,应避免使用含强美白成分产品,防止损伤牙釉质。刷牙时可选择儿童专用牙膏,控制用量,一般3岁以下米粒大小,36岁豌豆大小。若因氟斑牙等导致牙齿发黄,需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处理。
2.孕妇:孕期口腔护理以基础清洁为主,避免使用美白药物或进行复杂美白治疗。因孕期激素变化,牙齿可能更敏感,刷牙要轻柔,可增加刷牙次数。若牙齿发黄严重影响生活,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简单洗牙。
3.老年人:老年人牙齿多有磨损、牙龈萎缩等问题,牙齿发黄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在进行口腔清洁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牙龈。若有牙周疾病,需先治疗疾病再考虑美白等处理。若选择专业治疗,要告知医生全身病史,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以便医生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