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齿黄的原因
1.外源性因素:日常饮食中的咖啡、茶、红酒、酱油等深色食物,其中的色素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久而久之使牙齿变黄。吸烟也是常见原因,烟草中的焦油等成分会在牙齿上形成烟斑,导致牙齿发黄。不正确的刷牙习惯,刷牙次数过少、刷牙时间过短、未使用牙线等,不能有效清洁牙齿,食物残渣和软垢长期堆积,也会使牙齿颜色改变。
2.内源性因素:在牙齿发育矿化期,如服用四环素类药物,药物会与牙本质中的钙结合,形成稳定的四环素钙复合物,导致牙齿变色,且这种变色随年龄增长和日晒会逐渐加重。若在牙齿发育阶段,饮用水中氟含量过高,可能引发氟斑牙,使牙齿出现白垩色或黄褐色斑块。某些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会影响牙本质的结构和颜色,导致牙齿呈现半透明的琥珀色或棕色。
二、解决牙齿黄的方法
1.日常口腔护理:正确刷牙是关键,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洁牙齿表面和牙缝。选择合适的牙膏,含有摩擦剂和清洁成分的牙膏有助于去除牙齿表面的污垢。使用牙线,可清洁牙刷难以触及的牙缝,减少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堆积。定期更换牙刷,一般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2.专业口腔治疗
洗牙:通过超声波洁牙,利用高频振动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菌斑和色素沉着,恢复牙齿原本的色泽。建议每年进行12次洗牙,可维护口腔健康,改善牙齿外观。但洗牙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牙齿敏感,需注意饮食。
牙齿美白
冷光美白:在牙齿表面涂抹美白剂,通过冷光照射激活美白剂中的过氧化物,分解牙齿中的色素,达到美白效果。该方法操作时间短,效果明显,但可能会引起牙齿敏感,且美白效果维持时间有限,需定期进行维护。
家庭美白套装:包括美白牙贴、美白凝胶等,患者可在家自行使用。使用时需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一般需持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相对安全,但美白效果可能不如专业医疗机构的治疗。
修复治疗
贴面修复:对于因牙齿发育异常或严重色素沉着导致的牙齿黄,可采用瓷贴面或树脂贴面。瓷贴面美观度高,耐磨性好,但费用较高;树脂贴面相对经济,但耐磨性稍差。贴面修复需磨除少量牙齿表面组织,应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
全冠修复:当牙齿变色严重且伴有牙体缺损等情况时,可考虑全冠修复,如烤瓷冠或全瓷冠。全冠修复能彻底改变牙齿的颜色和形态,但对牙齿的磨除量较大,会对牙齿造成一定损伤。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牙齿正处于发育阶段,应避免使用含有过多化学美白成分的产品,以免影响牙齿发育。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儿童长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就用儿童专用牙刷和牙膏刷牙,牙膏用量要少,一般为米粒大小。若发现儿童牙齿发黄,应及时咨询儿科牙医,判断是否为发育问题,不要自行处理。
2.孕妇: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牙龈容易出现炎症,牙齿也可能更加敏感。此时不建议进行牙齿美白等有创操作,以免影响胎儿健康。孕妇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可使用孕妇专用口腔护理产品,保持口腔清洁。若牙齿发黄问题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待产后再进行相应治疗。
3.老年人:老年人牙齿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松动等问题。牙齿发黄可能与长期的口腔卫生不良、牙齿磨耗、牙髓病变等有关。在选择牙齿美白方法时,要充分考虑牙齿的健康状况,避免因美白操作加重牙齿损伤。若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进行口腔治疗前,需告知医生病情,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四、涉及的药物
1.过氧化氢:常用于牙齿美白产品中,作为美白剂的主要成分,通过分解产生新生氧,氧化牙齿中的色素,达到美白效果。
2.过氧化脲:也是常见的牙齿美白成分,其分解产生的过氧化氢可深入牙齿内部,去除色素,改善牙齿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