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功能五项通常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也有将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A/G)等项目纳入肝功能五项的情况。以下分别介绍常见组合的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1.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是肝细胞受损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正常参考值一般为040U/L。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等损害时,ALT会释放入血液,导致其数值升高,常见于各类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
2.谷草转氨酶(AST):广泛分布于心肌、肝脏、骨骼肌等组织中。正常参考值通常为040U/L。在肝细胞损伤严重时,AST从线粒体中释放,其升高幅度常大于ALT,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如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3.总胆红素(TBil):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是胆汁中的主要色素。正常参考值为3.417.1μmol/L。它反映了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升高常见于肝脏疾病、胆道梗阻、溶血性疾病等。
4.直接胆红素(DBil):又称结合胆红素,正常参考值为06.8μmol/L。主要由肝脏将间接胆红素转化而来,若其升高,常提示肝内或肝外胆管梗阻,如胆结石、胆管炎等。
5.间接胆红素(IBil):即未结合胆红素,正常参考值为1.710.2μmol/L。它是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经肝脏处理转化为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溶血性疾病,导致过多胆红素产生,超出肝脏处理能力。
二、不同人群在进行肝功能五项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儿童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检查结果解读需结合其年龄特点。比如儿童的ALT和AST参考值可能与成人略有差异。老年人肝脏代谢功能逐渐下降,可能导致胆红素等指标出现生理性变化。因此,解读肝功能五项结果时,要考虑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
2.性别因素:一般来说,男性在生活中可能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相对较多,这可能影响肝功能,导致ALT、AST等指标升高。女性在孕期,肝脏负担加重,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胆红素轻度升高,需要密切监测。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可能使ALT、AST轻度升高。饮酒会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尤其是长期酗酒者。高脂饮食可能引起脂肪肝,进而影响肝功能。所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肝功能检查结果准确性及肝脏健康至关重要。检查前应避免上述不良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禁酒至少一周。
4.病史因素: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病史的患者,定期检查肝功能五项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正在服用可能影响肝功能药物(如抗结核药、某些抗生素等)的人群,需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药物性肝损伤。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可能伴发自身免疫性肝病,更应关注肝功能五项指标。
三、温馨提示
1.特殊人群:孕妇在孕期进行肝功能五项检查非常重要,因孕期肝脏负担加重,可能出现各种肝功能异常情况,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需及时发现并处理,保障母婴健康。老年人由于肝脏储备功能下降,即使肝功能指标轻度异常也需重视,可能提示潜在肝脏疾病,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儿童肝脏相对娇嫩,在疾病状态下更易受损,检查时若发现肝功能异常,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2.注意事项和建议原因:特殊人群在检查肝功能五项前,要详细告知医生自身的特殊情况,如孕妇告知孕周、老年人告知基础疾病、儿童告知近期用药史等,以便医生准确解读结果。检查前保持规律作息和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对结果的干扰。对于已有肝脏疾病的特殊人群,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五项,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对疾病的控制和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