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的功效和吃法?

石斛的功效

滋养阴津:《中国药学大词典》称其“专滋肺胃之气液,气液冲旺,肾水自生”,可用于缓解因阴津不足引起的口干舌燥、烦渴、潮热、盗汗等症状。有研究表明,石斛中的某些成分能促进机体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从而起到滋养阴津的作用,例如对阴虚型糖尿病患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口渴多饮等阴虚症状。

增强体质:石斛含有多种多糖类物质,实验研究发现这些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提高人体的抵抗力。比如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加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对于体质虚弱、容易感冒的人群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长期患病导致体质虚弱者,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补益脾胃:能益胃生津,适用于胃脘隐痛、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等脾胃虚弱的情况。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石斛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的康复有一定辅助作用,能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护肝利胆:石斛有较好的利胆作用,历代医家都认为其“善治肝肾阴虚,目暗不明,视物昏花”,可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肝胆疾病。其有效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调节胆汁排泄,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轻有害物质对肝脏的损伤。

强筋降脂:石斛能滋养阴液,润滑关节,从而达到强筋健骨、流利关节、增强抗风湿的效果。同时,它还能降低血脂,对于高血脂症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可帮助调节血脂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石斛的吃法

鲜吃:取新鲜石斛若干,洗净后直接嚼食,味道微甜而略带黏性。这种吃法能最大程度保留石斛的原始营养成分,对于喜欢简单直接方式且能接受其口感的人群较为适宜,比如健康的年轻人日常可偶尔鲜吃补充营养。但对于脾胃虚寒者,鲜吃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应谨慎食用。

煎汤:将石斛洗净切碎或拍破,加水入锅用文火先煎煮30分钟,再放入1-2克西洋参再煮30分钟,可重复煎煮,连渣食用。此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期调理身体的人群,比如患有慢性疾病且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通过煎汤饮用能更好地发挥石斛的药效,但煎煮时间和火候需要把控好,以保证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泡茶:用石斛洗净后切薄片,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可重复冲泡,连渣食用。这种方式比较方便,适合上班族等日常保健饮用,尤其是工作压力大、容易疲劳且有阴虚表现的人群,随时可取来冲泡饮用。不过,泡茶时石斛的有效成分浸出较慢,对于急需发挥药效治疗疾病的情况不太适用。

熬膏:把石斛洗净切碎或拍破,加水煎熬(可加其他中药材),水沸后再用文火继续熬3个小时以上,加入冰糖,熬成稠膏状停火。待冷却后装瓶备用,每次取适量用开水冲服。熬膏的方式能使石斛的有效成分高度浓缩,对于一些病情较重且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调理的患者,可选择这种方式,但制作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注意熬制的火候和时间。

入膳:将石斛洗净切碎或拍破,与鸡鸭等材料一起文火炖2-3小时,连渣食用;也可加入其他食材煮粥、煲汤等。比如石斛煲鸡,对于身体虚弱、产后调理的人群较为适宜,能起到滋补身体的作用,但在入膳时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合理搭配食材,确保营养均衡且符合身体需求。例如,对于脾胃虚寒者,在煲汤时可适当加入一些温补的食材来中和石斛的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