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想吐什么原因

一、消化系统疾病相关

(一)胃部疾病

1.胃炎:

-急性胃炎多因感染、药物刺激(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酗酒等引起。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它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炎症反应,出现恶心想吐症状。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等改变。

-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病情况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饮食不洁等感染因素引发急性胃炎;老年人则可能因多种基础疾病及药物使用更易出现胃炎相关恶心想吐。

2.胃溃疡:

-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导致胃黏膜出现溃疡。典型症状为周期性上腹痛,但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恶心、想吐,疼痛与进食有一定关系,如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疼痛等。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长期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对于儿童胃溃疡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因感染等因素引发;老年胃溃疡患者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在治疗和病情观察上需更谨慎。

3.十二指肠溃疡:

-主要是胃酸-十二指肠黏膜屏障失衡所致,患者多有空腹疼痛、夜间痛等特点,也常伴有恶心、想吐症状。发病与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因素有关,长期熬夜、饮食无规律的人群易患。

-不同年龄人群中,青壮年相对更易患十二指肠溃疡,儿童及老年人相对少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二)肠道疾病

1.肠炎:

-感染性肠炎多由病毒(如轮状病毒)、细菌(如大肠杆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例如,夏季是细菌性肠炎的高发季节,食用被污染食物后易发病,出现腹痛、腹泻、恶心想吐等症状。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性肠炎较为常见;老年人则可能因肠道功能减退、基础疾病等更易发生肠炎相关的恶心想吐。

2.肠梗阻:

-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如肠粘连、肠道肿瘤、肠套叠等。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不同年龄段肠梗阻原因不同,儿童肠套叠较为常见,老年人则以肠道肿瘤、肠粘连等原因居多。肠梗阻导致的恶心想吐是因为肠道梗阻后,内容物反流引起。

二、肝胆胰疾病相关

(一)肝炎

1.病毒性肝炎:

-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等,主要通过粪-口途径(甲型肝炎)或血液、母婴、性传播(乙型肝炎等)。肝炎患者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影响消化功能,出现恶心、想吐,还可能伴有乏力、黄疸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对病毒性肝炎的易感性不同,儿童感染乙型肝炎可能转为慢性;老年人感染肝炎后病情相对较重,恢复较慢。

2.胆囊炎:

-多由胆囊结石梗阻胆囊管或细菌感染引起。急性胆囊炎发作时,患者右上腹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常伴有恶心、呕吐,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易加重。胆囊结石的形成与高脂饮食、肥胖等因素有关,肥胖人群、中年女性相对更易患胆囊炎。

-儿童胆囊炎较少见,老年人胆囊炎可能因基础疾病多而症状不典型,需注意鉴别诊断。

3.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多与胆道疾病(如胆石症)、酗酒、暴饮暴食等有关。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为其特点。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重症胰腺炎预后较差。暴饮暴食的生活方式易诱发胰腺炎,老年人患胰腺炎可能因合并其他疾病而病情复杂。

三、全身性疾病相关

(一)感染性疾病

1.全身性感染:

-如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上呼吸道及全身炎症反应),除了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外,也可能出现恶心、想吐,这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介质释放影响胃肠道功能。不同季节感冒的病原体有所不同,冬季流感病毒感染更常见,儿童在流感季节感染风险较高,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低下,感染后更易出现全身症状及胃肠道反应。

(二)代谢紊乱相关

1.电解质紊乱:

-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例如,长期腹泻、呕吐可导致电解质丢失,引起电解质紊乱,进而影响胃肠道功能,出现恶心、想吐。老年人由于机体调节功能减退,更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儿童在腹泻等情况时也需注意电解质的监测和补充。

2.内分泌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代谢亢进,可出现恶心、呕吐,还伴有心慌、手抖、消瘦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与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四、药物因素相关

1.药物不良反应:

-许多药物可引起恶心、想吐的不良反应,如化疗药物、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化疗药物引起恶心想吐较为常见,是其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抗生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也较常见,不同药物引起的恶心想吐发生机制不同,有的是直接刺激胃肠道黏膜,有的是影响胃肠道菌群等。不同年龄人群使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不同,儿童用药需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剂量,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更易出现药物相关的恶心想吐等不良反应。

五、其他因素相关

(一)妊娠相关

1.早孕反应:

-育龄期女性在妊娠早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多数孕妇会出现恶心、想吐等早孕反应,一般在妊娠6周左右开始出现,12周左右逐渐缓解。但也有部分孕妇早孕反应较为严重,影响生活。

(二)精神心理因素相关

1.神经性呕吐:

-多见于青年女性,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患者常在进食后不久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不伴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阳性体征。精神心理因素可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胃肠道轴,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恶心想吐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