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二酸血症是什么意思?

甲基丙二酸血症是什么意思

甲基丙二酸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有机酸代谢异常疾病。

发病机制

人体的甲基丙二酸代谢过程中,相关酶缺乏或辅酶(如维生素B12)代谢异常,会导致甲基丙二酸及其前体在体内蓄积。例如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缺乏或其辅酶腺苷钴胺素合成障碍,使得甲基丙二酸不能正常代谢,从而在血液、尿液等体内积聚。

临床表现

婴儿期起病:多数患儿在出生后数月内发病,可出现呕吐、嗜睡、呼吸急促、肌张力低下等表现,严重者可发生昏迷。

神经系统受累: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落后、癫痫发作、步态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儿还可能有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体重、身高增长缓慢。

代谢性酸中毒:体内蓄积的酸性物质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等。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可发现代谢性酸中毒。

-血液生化:血中甲基丙二酸、乳酸等有机酸水平升高。

-尿液有机酸分析:尿中甲基丙二酸显著增高。

-基因检测:通过检测相关致病基因,如MMACHC、MMADHC等基因的突变情况来明确诊断。

治疗与预后

饮食治疗:限制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天然蛋白质,以减少甲基丙二酸前体的产生。可以给予特殊的低蛋白配方饮食。

维生素B12治疗:对于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甲基丙二酸血症,补充大剂量维生素B12可能有效,但需要先通过维生素B12负荷试验等明确是否为维生素B12responsive型。

预后: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开始治疗的时间等有关。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患儿,病情可能得到一定控制,部分患儿可以正常生长发育;但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特殊人群情况

新生儿:新生儿期发病的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体温等,由于其代谢紊乱可能影响多个器官功能,要特别注意维持内环境稳定,如纠正酸中毒等。

婴儿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智力发育情况等,饮食管理要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方案,并且需要长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等诱发代谢危象的因素,因为感染等情况可能会加重患儿的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