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疼痛:骨折部位通常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触碰时疼痛会加剧。
2.肿胀:受伤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骨折周围的组织受损导致的。
3.瘀斑:受伤部位可能会出现瘀斑,这是由于骨折周围的血管破裂导致的。
4.功能障碍:骨折后,受伤部位的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无法正常活动或负重。
5.畸形:严重的骨折可能会导致受伤部位出现畸形,例如缩短、旋转或成角畸形。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X光等检查,以确定是否骨折。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停止活动:避免受伤部位进一步受到损伤。
2.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3.固定:用夹板、绷带或支具固定受伤部位,以保持骨折端的稳定。
4.抬高患肢:将受伤部位抬高,高于心脏水平,可促进血液回流,缓解肿胀。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或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延误治疗。因此,如果受伤后出现可疑骨折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