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主要症状有腰痛、坐骨神经痛、肢体麻木等
病因包括退行性改变、慢性损伤等
症状轻者一般采用保守治疗,症状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金牌医生
内侧中
主要症状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者有此症状,也是早期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发生在腰椎4与腰椎5之间,或腰椎5与骶椎1之间椎间盘,因此多有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
腰痛以持续性腰背部钝痛为多见,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
一些腰椎间盘突出者还会出现腰部痉挛样剧痛,不仅发病急骤突然,而且难以忍受,必须卧床休息才能逐渐缓解。
主要是由于缺血性神经根炎,即髓核突然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
坐骨神经痛为下肢疼痛,常发生于臀后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部或足背部,多为放射性神经根性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常为了减轻这种疼痛,而弯腰、屈髋、屈膝。
当咳嗽、喷嚏、排便等腹压增高时,也可诱发或加重这种坐骨神经痛。
少数腰椎间盘突出症者,还可伴有腹股沟区疼痛,这是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牵涉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在后期常表现为坐骨神经痛重于腰背痛,或仅有坐骨神经痛。
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者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出现以下症状。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即腰椎1~4神经根被挤压刺激,可出现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时,可刺激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引起肢体麻木,而不出现下肢疼痛。
麻木区与受挤压、刺激的神经分布区一致。
属于骨科急症。
可有左右交替出现的坐骨神经痛,和会阴区的麻木感。
在重体力劳动后,或在机械牵引和手法“复位”后,突然出现剧烈的腰骶部疼痛,双侧大腿后侧疼痛,会阴区麻木,排便和排尿无力或不能控制,即严重的马尾神经受损的症状。
疼痛消失后,出现双下肢不全瘫,括约肌功能障碍,大、小便困难,男性出现阳痿,女性出现尿潴留和假性尿失禁。
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因腰椎神经根受损,导致所支配的肌肉出现程度不同的肌力下降。
轻者肌力减弱,表现为走路像踩棉花一样;重者该肌失去功能。
因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的瘫痪十分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