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内生长形成的囊肿
多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痛经、不孕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月经、避孕、妊娠、环境、遗传、免疫等有关
首选手术治疗,还可采取期待治疗、药物治疗或辅助生殖技术
金牌医生
内侧中
期待治疗即不采取干预措施,仅定期复查,观察囊肿变化,再采取相应的对策。
如果囊肿缩小或消失,继续观察;如果囊肿无变化或增大,则须考虑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
治疗目的:抑制卵巢功能,阻止病情发展,减少病灶活性,减少粘连形成。
治疗方案: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具体用药须结合药物不良反应、个人意愿及经济能力而定。
常用药物:有吲哚美辛、萘普生、布洛芬等。
作用:可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具有镇痛、抗炎的效果,只能改善疼痛症状,但不能控制病情进展。
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消化不良、胃痛等,长期应用有发生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的可能。
适宜人群:适用于症状较轻、暂无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
常用药物:目前常用低剂量雌激素和高效孕激素复合片,如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
作用:抑制排卵,并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导致异位内膜萎缩、月经量减少,长期连续服用可造成类似妊娠的人工闭经,可有效缓解疼痛。
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乳房胀痛、情绪异常等。对于35岁以上或有糖尿病、高血压、血栓史、吸烟等高危因素者,会增加发生血栓的风险。
适宜人群: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的女性。
常用药物:常采用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或醋酸炔诺酮等。
作用:直接作用于异位内膜,引起内膜萎缩。同时可负反馈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抑制子宫内膜(包括异位内膜)的生长。
不良反应:主要是突破性出血、乳房胀痛、体重增加、消化道症状、精神异常等。
常用药物:有达那唑和孕三烯酮。
达那唑:为合成的17α-乙炔睾酮衍生物,能抑制卵巢甾体激素生成并增加雌、孕激素代谢,还可直接与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结合,抑制内膜细胞增生,导致子宫内膜萎缩。
孕三烯酮:为人工合成的19-去甲睾酮甾体类药物,有复杂的激素和抗激素作用,一方面可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另一方面还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使之萎缩、吸收。
不良反应:主要为毛发增多、声音变粗等雄激素相关不良反应,其中声音变粗是不可逆的。还可能有肝功能损害,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常用药物:有醋酸亮丙瑞林、醋酸戈舍瑞林、醋酸曲普瑞林。
作用:通过调节作用使卵泡发育受到抑制,造成体内低雌激素状态,出现暂时性闭经,缓解疼痛。
不良反应:主要是低雌激素血症引起的围绝经期症状,如潮热、阴道干燥、性欲下降、失眠及抑郁等。长期应用则有骨质丢失的可能。停药后上述围绝经期症状可消失,骨质丢失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至原有水平。
常用药物:米非司酮。
作用:具有抗孕激素作用,可造成闭经使病灶萎缩,长期疗效有待证实。
不良反应:较轻微,无雌激素样影响,亦无骨质丢失的危险。
芳香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来曲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如西曲瑞克)及选择性孕激素受体(PR)调节剂都是值得进一步进行研究的可用于治疗的新药。
仅采取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无法有效缩小囊肿体积,难以彻底根治,停药后即复发,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根治手段。
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女性、孕妇、哺乳期女性,谨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治疗目的:剔除囊肿,恢复卵巢正常的解剖和(或)功能,避免恶变。
适应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年轻和有生育要求者。
治疗目的:切除病灶,尽量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尽量切净或破坏所有可见的病灶、分离粘连、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但保留子宫、一侧或双侧卵巢,至少保留部分卵巢组织,以腹腔镜手术作为首选。
常用术式: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腹腔镜下囊壁电灼术、卵巢部分切除术、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口术。
治疗效果:能达到治疗目的,改善生育功能,但术后复发率约40%,因此术后应尽早妊娠或使用药物以减少复发。
适应证:适用于Ⅲ、Ⅳ期,症状明显,且无生育要求的45岁以下女性。
治疗目的:切除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保留至少一侧或部分卵巢。
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症状,术后复发率约5%。
适应证:适用于45岁以上、病情严重者。
治疗目的:将子宫、双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异位内膜病灶予以切除和清除。
治疗效果:术后不用雌激素补充治疗者极少复发。双侧卵巢切除后,即使盆腔内残留部分异位内膜病灶,也能逐渐自行萎缩退化直至消失。
适应证:疼痛症状严重,且经药物治疗无效者。
治疗目的:解除疼痛症状。
常用术式:骶前神经切除术、宫骶韧带切除术。
缺点:不能促进生育或减少月经过多,且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手术风险较高,目前已经不再是治疗疼痛症状的主要方法。
适应证:适用于无生育需求者。
常用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口服短效避孕药、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人工合成高效孕激素等。一般在术后应用3个月。
治疗效果:一般在术后应用上述药物3个月,都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其中口服短效避孕药及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还能同时起到很好的避孕效果。
无论采取哪种手术方式,都可能发生术后并发症。
轻微并发症:包括盆腔感染、轻微出血等。
严重并发症:包括子宫穿孔、腹部严重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等。
医源性种植:术后还可能出现医源性异位内膜种植,导致术后腹壁切口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
术后8小时内禁食,应在排气后开始进食,可先用清淡流食,如藕粉、米汤、蛋花汤等。再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逐步过渡到半流食(鸡蛋羹、肉粥、馄饨等)、软食(包子、饺子等),直至正常饮食。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
可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鸡蛋、豆腐脑、鱼禽肉等
蔬果应切碎后烹饪食用。
年轻、病情轻者,术后可期待自然妊娠6个月,并给予生育指导,6个月后未生育者须考虑采取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对于年龄在35岁以上、不孕年限超过3年,尤其是原发性不孕者,应积极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病情较重、盆腔粘连、病灶切除不彻底者,应积极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输卵管不通者,应积极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包括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多胎妊娠等。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血瘀证”范畴,医生常辨病辨证施治,常用中药方剂、口服中成药、中药灌肠等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但尚缺乏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其确切疗效。如果想要选择中医治疗,建议到正规有资质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