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可导致肾功能减退
可有腰腹部疼痛、排尿困难、恶心呕吐等
多由尿路梗阻性疾病引起,如先天性疾病、结石、肿瘤等
以手术治疗为主,目的是去除病因,恢复肾功能
金牌医生
内侧中
肾盂肾炎引起炎性狭窄,应及时修复,去除梗阻因素。
需要根据尿培养的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结核病引起尿路梗阻,导致的肾积水,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后期可能需手术治疗。
可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者内镜下的碎石取石术。
通过X线或超声对结石进行定位,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裂解,直至粉碎成细砂,随尿液排出体外。
术后需要卧床休息6小时,并多饮水(每日饮水2500~3000毫升)促进排石。
在超声或X光定位下,经腰背部细针穿刺直达肾盏或肾盂,扩张并建立皮肤至肾内的通道,在肾镜下取石或碎石。
较小的结石通过肾镜用抓石钳取出,较大的结石将结石粉碎后用水冲出。
经尿道置入输尿管镜,在安全导丝引导下进入输尿管,用套石蓝、取石钳将结石取出。
若结石较大可采用超声、激光或气压弹道等方法碎石。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可采取肾盂成形术,包括腹腔镜或开放手术。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可采取抗返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对于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尿路梗阻,在无远处转移的情况下,除能进行内镜治疗的,如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除术外,都需要积极进行根治性切除术,如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
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肾积水可在感染控制、引流尿液后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输尿管难以修复的炎性狭窄,晚期肿瘤压迫或侵犯导致输尿管梗阻引起肾积水,可经膀胱镜放置双J管,可以防止输尿管狭窄和粘连堵塞,能够引流肾盂内的尿液。
重度肾积水,肾实质显著破坏、萎缩、引起肾性高血压或合并严重感染,肾功能严重丧失,而对侧肾功能正常时可切除患肾。
有肾绞痛者,首先应解痉止痛,可先用非甾体抗炎药,如疼痛不缓解可使用其他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常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等。
阿片类镇痛药:包括布桂嗪、哌替啶、曲马多等,具有较强的镇痛、镇静作用。
解痉药:有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黄体酮等。
双侧上尿路梗阻导致氮质血症或尿毒症,如果在引流尿液后肌酐不下降或有明显高血钾等情况,需要采取血液透析。
肾积水主要根据病因采取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肾积水尚缺乏循证医学支持,治疗应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避免迷信偏方、土方,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