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有哪些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包括出血、血栓、脾大、体重下降、盗汗等。

一、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对自身血小板产生免疫反应,致使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进而易引发出血表现。比如皮肤可能出现紫癜、瘀斑,黏膜容易有出血点,还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情况。

二、血栓:血小板数量大幅降低时,血液凝固功能明显减弱,血管受损后的止血过程会受影响,即便很小的创伤或损伤,也可能导致血小板难以及时聚集形成血栓。

三、脾大: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多,会导致其过早被破坏和清除,使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而脾脏在清除被破坏血小板的过程中承担重要作用,这样脾脏就会逐渐肿大。

四、体重下降:血小板减少会使血液凝固功能变弱,易有皮肤、黏膜和内脏等部位的出血症状,持续出血可能导致隐性或显性贫血,因流失的血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贫血可使患者出现疲劳、乏力、食欲不振等,进而导致体重下降。

五、盗汗:患病期间可能引起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汗腺活动异常,出现盗汗现象。

总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患病期间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坚硬、生冷食物,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若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