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即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往也被叫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它们实际是相同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疾病,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同时可能伴有或不伴有皮肤黏膜出血,严重情况下会有内脏甚至颅内出血,从而威胁患者生命。二是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清楚,可能和多种因素导致的机体免疫紊乱相关,像疱疹类病毒、麻疹病毒、人类微小病毒B19、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EB病毒和肝炎病毒等的感染。三是春季发病率相对较高,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别,在1至5岁小儿中较为多见,多数急性型患儿发病前3周有病毒感染史。患儿发病前通常没有任何症状,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皮疹多为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也可能是淤斑和紫癜,分布不均匀,在四肢较为常见,还可能有鼻衄、牙龈出血,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则比较少见,青春期女性患儿可能出现月经过多。
总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疾病,对于其发病特点和相关情况应有所了解,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